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A.ATP、DNA、细胞膜

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

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与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生命活动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交换吸附与主动运输D.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闽粤大联考高三上第四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某中学的同学在高一时用牵牛花做杂交实验,高二时得到子代,结果如下表所示:

(1)若四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班和 班对显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

四个班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

x

x 两种情况.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i、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i、a2为显性.能否仅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 (能/不能).

(2)将一班F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2,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并且可推测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 ,而这个推测数据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据吻合,表示我们的假说 (填“一”或“二”)是对的.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机体代谢及调节,下列各项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 )

A.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质

B.只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就能保证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需要

C.过敏反应中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透性增强属于神经调节

D.若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则该肢体受到针刺时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蚕豆叶细胞的气孔开闭情况以及保卫细胞影响气孔开闭的一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2)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出入平衡,制约其继续吸水的细胞结构是

(3)夏季中午气孔关闭的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 (吸水、失水),将导致叶肉细胞中3﹣磷酸甘油酸(即C3)的含量 (增加、减少).

(4)将蚕豆叶片放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气孔会 (张开、关闭);将其放入pH=7的某溶液中(此pH有利于淀粉酶活性增高),气孔会 (张开、关闭).

(5)卡尔文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控制光照的有无.实验中,卡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热酒精中,从而使 失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就保持在热处理之前的反应状态.再利用 法,依据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日常生活中,酵母菌常用被用于发面制作馒头,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馒头的蓬松度与二氧化碳的气体量有关.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量的影响,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假设】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量有影响.
【实验原理】温度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强度,导致二氧化碳释放量发生变化,引起装
置中试管内压强变化,从而导致毛细管液滴移动.
【实验过程】使用两组相同的装置,分别放置在15℃和25℃条件下,记录液滴的初始刻度值为0;每隔一段时间,分别记录两个实验装置中液滴的刻度值.
【实验结果】(说明:周围环境中温度、压强等因素对液滴移动的影响忽略不计.)
记录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
15℃条件下记录液滴的刻度值(mm)03581216202327
25℃条件下记录液滴的刻度值(mm)0511162127323741
请分析回答:
(1)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观察到毛细管中液滴向→(填“→”或“←”)移动.
(2)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时间内,与15℃相比25℃时释放的气体量少,酵母菌无氧呼吸强度小.
【深入探究】
(3)若上述实验假设成立,再通过使用多组相同的装置,在25~45℃范围内进行实验.20min时测得的实验结果绘出图2,可以确定35℃℃为酵母菌发酵的最适宜温度.其根本原因是35℃时酵母菌酶的活性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叶肉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c、d三个过程
B.在a、c、d三个过程中均有ATP的产生
C.伴随b过程的增强,将产生更多的[H]
D.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过程强于b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