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离体花粉或胚囊中,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结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的种子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胚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个体发育过程形成植株。将其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外包裹上人造种皮,便制成了“人工种子”。人工种子的概念是1978年在加拿大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目前,我国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在烟草、水稻、小麦和玉米等植物上成功诱导出胚状体,而美、日、法等各国正着手将人工种子市场化、商品化。
(1)简要归纳“离体的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2)“人工种子”大体由胚状体,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以及人造种皮等3部分组成。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中富含营养物质,这是因为__________。为了满足胚状体代谢的需求,“人造种皮”则必须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性能。
(3)由“人工种子”萌发出的植株是否可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人工种子”商品化的意义(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育胚状体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一项生物技术。在该过程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激素,还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________。
(6)利用人工种子繁殖后代属于________。
(7)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性。
(1)离体的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
(2)胚状体在萌发初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透水、透气
(3)由花粉培养发育的植株一般不可育;由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的植株则是可育的
(4)可用于苗木的快速繁育,无病毒植株培养,解决有些作物繁殖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回答其中的两项即可)
(5)植物组织培养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灭菌
(6)无性生殖 (7)全能
【解析】
试题分析:
(1)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的过程:离体的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
(2)包埋胚状体的胶质中富含营养物质,这是因为胚状体在萌发的初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则需要外界提供;“人造种皮”则必须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效果;
(3)由花粉培养发育的单倍体植株一般不可育;由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的正常植株则是可育的;
(4)“人工种子”商品化的意义有苗木的快速繁育,无病毒植株培养,解决有些作物繁殖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5)培育胚状体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在该过程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还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6)利用人工种子繁殖后代没有经过精卵结合的过程则属于无性繁殖;
(7)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考点:本题考查组织培养及人工种子及相关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富阳二中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ATP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ATP含有核糖,酶一定不含核糖
C.叶绿体基质中C02合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酶并消耗ATP
D.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天津市高三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肽键的是
A.—NH—CO— B.—NH2—CO—
C.—NH2—CH— D.—NH—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胚胎工程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种技术中,不都属于胚胎工程技术的是( )
A.体外受精技术、治疗性克隆技术
B.胚胎冷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C.胚胎分割技术、性别控制技术
D.性别控制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胚胎工程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一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一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细胞工程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诱导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进而形成杂种细胞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不同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细胞工程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组织培养时,在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细胞脱分化,还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则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但不能使不产生精子或者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种群和群落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 ℃之间,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小时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 A | B | C | D |
装置容器 |
|
|
|
|
内的溶液 |
|
|
|
|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 |
|
|
|
|
培养液/mL | 10 | 10 | 5 | 5 |
无菌水/mL | - | - | 5 | 5 |
活化酵母菌液/mL | 0.1 | 0.1 | 0.1 | 0.1 |
温度(℃) | 5 | 25 | 5 | 25 |
第三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____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_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如所使用的血球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小方格容积为0.1 mm2(1 mL=1 000 mm3)。请推导出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mL=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他的依据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
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
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