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图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细胞①相比,细胞②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
B.细胞③④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将分化为相同的细胞
C.细胞⑤⑥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细胞③④⑤内的遗传物质不同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a、b表示细胞分裂,其中a为分裂间期,b为分裂期,该过程会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会使细胞种类增多,但细胞数目不变.

解答 解: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降低,A错误;
B、细胞③④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它们将分化为不同的细胞,B错误;
C、细胞⑤⑥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
D、细胞③④⑤内的遗传物质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考查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生长和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的关系,要求考生掌握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明确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识记细胞分化的特点及实质,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予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培养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噬菌体或大肠杆菌都能正常生长繁殖
B.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菌落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可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技术难题,可发生于不同的对象和不同阶段,某同学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操作,结果发现在培养基中出现白色晕圈或有色菌落,下列关于此项分析错误的是(  )
A.可能是锥形瓶口密封不严
B.组织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污染
C.可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等物质来避免污染
D.先初培养,挑出无污染的物质再进行培养,可减少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图为叶绿体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具有选择透过性
B.③上既有光合色素又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C.③和④上都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D.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一高等动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单体,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2)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细胞名称是体细胞.
(3)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细胞名称是第一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破伤风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创伤性、中毒性疾病,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可以为破伤风的快速检测及治疗带来光明.如图是我国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2)由图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等技术手段,前一过程需置于含95%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经过程④诱导操作后,免疫小鼠获得的每种B淋巴细胞能产生1种抗破伤风类毒素抗体.
(4)过程⑤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HAT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5)过程⑥筛选的是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具体做法是: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多孔的细胞培养板上,使每孔细胞不超过一个,通过培养让其增殖,然后通过ELISA法(又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培养孔为阳性孔.如果阳性孔中的细胞还不能保证是来自单个细胞,应将该阳性孔中的细胞适当稀释,重复3-4次,直至确信每个孔中增殖的细胞为单克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形成了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回答与红树林相关的问题:
(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2)科研人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图).
①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形式进行.
②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A属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C属于分解者.若陆地向海洋排出大量含重金属的污水,那么该生态系统中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最高的生物是B(填字母).
③科研人员观察到大白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大白鹭每增重0.1kg,至少需要生产者12.5kg.
(3)红树林中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外面的外表面附着着许多核糖体
B.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都是一定的
C.所有的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核
D.核孔是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细胞核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