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下列关于动物感受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类神经末梢B.接受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
C.接受刺激产生感觉D.分为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分析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解答 解:A、感受器一般是指感觉神经末稍,A正确;
B、感受器能接受外界或内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
C、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必须经过传入神经才能传导给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感觉,C错误;
D、感受器分为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感受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山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大白鼠从25℃的环境移到0℃的环境中,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皮肤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率减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上三模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 根据有关材料作答:

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再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a~d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如下表:

植物种类

光补偿点(klx)

光饱和点(klx)

a

1~2

30~80

b

0.2~0.3

50~80

c

0.5~1.5

20~50

d

0.1~0.2

5~10

(1)植物细胞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 ;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2)光照强度为0.4 klx时,表格中a、c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3)仅考虑温度和CO2含量的影响,在温度较高,CO2较少的密闭温室中,植物的光补偿点较 (填“高”或“低”)。

Ⅱ.科学家在黑暗时把叶绿体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膜腔的pH值下降至4,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

(4)为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 法分离。

(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原因是 ,因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为动物淋巴细胞培养的系列实验,依据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
A.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只有被淋巴细胞刺激后后才会增殖
B.单独培养时,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抑制了自身的增殖
C.混台培养供体和受体的淋巴细胞,若淋巴细胞增殖水平低,则器官移植时不易引起免疫排斥
D.混合培养时,若将来自D品系小鼠的淋巴绷胞用射线照射使其失去增殖能力,则来自K品系小鼠的淋巴细胞也不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磷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C.mRNA、t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如图所示的两种假设.

(1)在假说甲和假说乙中,湖泊Ⅰ和湖泊Ⅱ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 假说乙: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
(2)DNA分析表明,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湖泊Ⅱ中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
(3)假说甲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不符合.为什么?因为假说没考虑当地“有时会发洪水”这一实际情况.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或若两种鱼杂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物种).
    有人在一块长期弃耕农田中,对某种菊科的入侵植物和本地的几种菊科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所得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植物
20012002200320042005
A10.49.28.26.85.5
B3.02.11.20.60.2
C0.30.50.91.52.4
D3.22.00.400
E3.52.81.71.30.7
(5)得到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一般为样方法.外来入侵的物种可能是表中的C.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入侵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如表:
基因型入侵前,原地2003年,本地2005年,本地
AA51%57%61%
Aa38%26%18%
(6)分析表中数据,该入侵物种是否发生了进化?没有进化.;理由是因为入侵前后该物种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7)该物种入侵前后种群中纯合体基因型频率的变化是增多,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本地缺少为其传粉动物,自交概率增加,从而使纯合子逐渐增多,杂合子逐渐减少(答杂合子不适应环境被淘汰不给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是种群密度最基本的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年龄结构对了解种群历史,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利用葡萄汁生产的葡萄酒、葡萄醋深受市场欢迎.请回答:
(1)葡萄酒制作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该物质在无氧条件下转变成酒精.
(2)某实验小组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葡萄酒.开始时,向消过毒的罐头瓶中加入新鲜的葡萄汁是酵母菌的液体培养基,此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营养物质.从微生物培养条件分析此培养基中除生长酵母菌外有可能长出霉菌但很少有细菌生长,理由是酵母菌的生长的培养基是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生长.葡萄汁装入瓶中时,要留出大约$\frac{1}{3}$的空间.在以后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不是打开瓶盖),这样做的目的是放出发酵产生的C02
(3)若要培养野生的酵母菌,在接种的时候可以用穿刺接种或斜面接种,这两种方法的而核心问题都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酵母菌的纯度.
(4)葡萄皮、籽中含有原花青素、葡萄皮素和大量葡萄风味物质等,这些物质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中,因此常采用萃取方法分离提取.
(5))醋酸杆菌是生产葡萄醋必用的菌种,可以从食醋中分离得到纯化的醋酸杆菌.扩大培养醋酸杆菌时,一般采用平板倒置培养,原因是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xl07个/L.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示意图A和B中,B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