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据图分析:图1装置的自变量是台灯和水草的距离,即光照强度,装置中的温度计说明自变量还可以是温度,因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消耗速率,即光合速率,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或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的影响.图2中,②过程加入ADP氧气浓度下降较慢,加入底物后氧气浓度下降速度加快,由于氧气的作用是与[H]结合形成水,因此限制②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因素可能是[H];加入ADP后,⑤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度加快,说明该过程限制氧气与还原氢结合的因素是ADP的量.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据图1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或温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即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传感器数值的变化量(或玻璃罩内C02的减少量)来表示.此数值为净光合速率,而植物叶绿体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所以该数值小于该植物叶绿体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
(2)光合色素的分离实验中,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层析液的液面以防止色素溶解于层析液,影响实验结果.
(3)图2中,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只能将丙酮酸进一步氧化分解,因此加入的底物应该是丙酮酸.丙酮酸的分解产物,除了释放到线粒体外的CO2,还有与特殊分子结合的氢和电子,并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给氧,最终形成水.据图示可知,加入呼吸底物后,耗氧速率明显增加,故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不足.
故答案为:
(1)光强度、温度 二氧化碳传感器数值的变化量(或玻璃罩内C02的减少量) 小于
(2)高于
(3)丙酮酸 氢和电子 呼吸底物不足(或丙酮酸不足)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测定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场所及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熟练识记有氧呼吸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场所,理解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学会分析题图曲线的含义,应用相关知识并结合题图曲线分析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因素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相关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经常使用抗菌素,会引起病菌向抗药性方向不断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
B.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具有优良性状个体比例上升
D.环境变化越大,生物进化越快,若环境优良则种群基因频率保持稳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纤维素粉 | 5g |
NaNO3 | 1g |
Na2HPO4 7H2O | 1.2g |
KH2PO4 | 0.9g |
MgSO4•7H2O | 0.5g |
KCl | 0.5g |
酵母膏 | 0.5g |
水解酪素 | 0.5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 c 和 e 时,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 量相等 | |
B. | a 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 |
C. | 在从时间轴上的 c 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 e 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 |
D. | 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最简单的分子式是C2H5O2N | |
B. | 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
C. |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种类、数目和排序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 |
D. |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肉细胞中过程⑤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⑥中C3的还原 | |
B. | 人体细胞中过程②⑤进行的场所不同,但都能合成ATP | |
C. | 过程①④⑤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 |
D. |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市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μmol/(m2·s),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__________。
(3)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