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形可知:A组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组为单倍体育种中的花药离体培养,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组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解答 解:(1)A组高秆抗病植株与矮秆易感病杂交获得了F1,然后由F1经自交获得F2,可见A组为杂交育种.F2中矮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frac{1}{16}$ttRR、$\frac{2}{16}$ttRr,因此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frac{2}{3}$.
(2)B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所得后代均为纯合体,因此均能稳定遗传.
(3)C组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突变频率比较低,所以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
(4)在一块矮杆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高杆小麦,该矮秆小麦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引起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来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让该小麦自交,若后代全是矮杆,说明高秆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现高杆、矮秆两种性状,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故答案为:
(1)杂交育种 $\frac{2}{3}$
(2)染色体变异 100%
(3)C 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低
(4)让该小麦自交,若后代全是矮杆,说明高秆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现高杆、矮秆两种性状,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的习性
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
C.在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
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 |
B. | 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
C. | 萨顿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
D.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运用了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B. |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
C. | 个体是该岛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D.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 |
B. | 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DNA | |
C. | 把DNA加入二苯胺溶液,在沸水浴中颜色不变,只有冷却后才能观察到蓝色 | |
D. | 向滤液中加入冷却酒精的目的是除去DNA中的杂质,纯化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 | B. | $\frac{1}{4}$ | C. | $\frac{3}{16}$ | D. | $\frac{9}{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