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C.中心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倍增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

分析 细胞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大小、质量都不相同,所以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溶酶体是细胞内的酶仓库,含多种水解酶.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互转化.

解答 解:A、分离破碎细胞的细胞器通常用差速离心法,A正确;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正确;
C、中心体广泛分布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在间期复制,C正确;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可以通过囊泡相互转化,说明二者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相似,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熊猫豆是我国珍稀的彩色一年生豆科植物,具有耐旱、耐低温、耐瘠薄的优点.科研工作者探究了低磷条件对熊猫豆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揭示熊猫豆耐低磷生理机能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步骤如下:
①精选熊猫豆种子若干,用10%H202溶液消毒,25℃条件下催芽,待长出的两片幼叶完全展开后,去除子叶(含内源性磷).
②用KH2P04分别配制磷浓度为1000μmol/L(正常)、100μmol/L、10μmol/L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10天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部分指标如下表
组别磷浓度
(μmol/L)
叶绿素含量
(mg/g FW)
气孔导度
(mmol/cm.s)
胞间C02浓度
(ppm)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
10003.20910.26229.31.004
1002.5679.30259.00.604
102.2198.24271.60.340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1)中耕松土有利于磷的吸收,推测熊猫豆根尖吸收磷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磷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合成核酸、磷脂、ATP等(填两项)等化合物.
(2)步骤①中去除子叶的目的是避免内源性磷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3)从表中数据推测:随着培养液中磷浓度降低,净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可能与叶绿素含量降低和气孔导度下降有关,而胞间C02浓度增加,推测其原因是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在细胞间积累.
(4)在实验中还发现,磷浓度越低的组别,熊猫豆幼苗的叶片面积越小,而根系越发达,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如葡萄糖)的含量却低于叶片的含量,推测根细胞中可溶性糖大量参与细胞呼吸(填生理过程),吸收更多的磷,以适应低磷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实验小组和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脸,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溶液浓度不同
C.生长素浓度为 10-6mol/L时,抑制该植物根的生长
D.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是( )

A.一群瓢虫在树干上的分布

B.一群蜜蜂中蜂王、工蜂、雄蜂的比例

C.一片草原上的物种丰富度

D.一条河流里的鱼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2n+m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 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核酸减基都相同
B.两种核酸的五碳糖不相同
C.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只存在于细胞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了免疫学、畜牧业和生态工程的发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高校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记忆细胞数量增多,病原体再次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多的抗体导致获得的免疫预防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
(2)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借助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取大量自身健康皮肤用于移植.培养的条件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合适的营养、适宜的温度、通入含有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维持培养液的pH).
(3)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繁育良种牛的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前需要对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技术处理,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依据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考虑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或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限制以及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参与c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核糖体,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但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或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
(4)光学显微镜下判断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依据是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
(5)细胞坏死与细胞凋忘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对生物体或周围细胞产生(一定的)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