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A. 肽键 B. 肽链 C. 空间结构 D. 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高一上第二次双周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细胞中的相关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非常重要
②若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过低,则会发生抽搐
③Mg2+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④Fe2+对人体内结合与运输O2不可缺少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结构X为 。图2中③为 。
(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④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人在研究脊髓前角内的两相邻神经元时发现,在有乙酰胆碱阻断剂(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的情况下,刺激上一个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传出神经元没有兴奋产生;而用电生理微电泳法将乙酰胆碱作用于下一个传出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发现该神经元有兴奋产生。这证明( )
A.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
B.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的营养物质
C.乙酰胆碱是下一个神经元所产生的
D.乙酰胆碱是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第一高中高二上第一次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眨眼反射 B.望梅止渴 C.吃饭时分泌唾液 D.排尿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构成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的是
①效应T细胞
②粘膜
③淋巴因子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皮肤
⑦溶菌酶
A.②⑤⑥⑦ B.②④⑥⑦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右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己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其促进细胞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特点。
(2)结合c、d两过程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条件下,细胞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赤霉素能够促进茎杆伸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因此,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5)某研究小组想知道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是否有协同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a.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平均分成四组,每组10根,编号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三组插条基部分别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细胞分裂素溶液和一定比例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溶液处理相同的时间,丁组不做处理。
c.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统计每组插条的平均生根数。
①该实验中每组选取10根插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设计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若出现________结果,则说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