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某油菜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乙×丙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1)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甲、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rr、AARR.
(2)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R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frac{10}{13}$.
(3)让实验二F2中黄色种子植株随机交配,后代中能否出现黑色种子?能 如果能出现,比例为$\frac{16}{169}$.
(4)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油菜新品系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实验二中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解:(1)由实验一可判断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由实验二的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可判断F1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子代黑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r,黄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_、aaR_、aarr,可判断当R基因存在时,抑制A基因的表达.由此可以确定,乙和丙的基因型可能是AARR和aarr之一;又由于甲(A_rr)与乙杂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乙的基因型只能是aarr,则丙的基因型为AARR,甲的基因型为AArr.
(2)由(1)小题可知,当R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子一代基因型为AaRr,因此F2产黄色种子植株($\frac{9}{13}$A_R_、$\frac{3}{13}$aaR_、$\frac{1}{13}$aarr)中杂合子的比例=1-纯合子=1-$\frac{1}{13}×3$=$\frac{10}{13}$.
(3)让实验二F2中黄色种子植株随机交配,如AaRr自交后代中能出现黑色种子.$\frac{9}{13}$A_R_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frac{4}{13}$AR、$\frac{2}{13}$Ar、$\frac{2}{13}$aR、$\frac{1}{13}$ar,$\frac{3}{13}$aaR_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frac{2}{13}$aR、$\frac{1}{13}$ar,$\frac{1}{13}$aarr产生的配子为$\frac{1}{13}$ar,即总共$\frac{4}{13}$AR、$\frac{2}{13}$Ar、$\frac{4}{13}$aR、$\frac{3}{13}$ar,因此出现黑色种子(A_rr)的概率=$\frac{2}{13}×\frac{2}{13}+\frac{2}{13}×\frac{3}{13}×2=\frac{16}{169}$.
(4)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首先可以确定两个R基因均来自植株丙,这是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故答案为:
(1)隐  AArr、AARR
(2)R     $\frac{10}{13}$  
(3)能      $\frac{16}{169}$
(4)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表格中杂交实验以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关系,能够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个动物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  )
A.4、8、8B.4、0、8C.8、0、8D.8、16、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B.乙运出细胞是主动运输
C.甲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D.甲运出细胞是自由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无种内斗争,增长率始终不变
B.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率
C.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且增长速率为零
D.按乙曲线类型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A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其中含有两条α肽链,两条β肽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图B表示β肽链一端(圆圈所示部分)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①的名称是氨基,写出③⑤⑦处肽键的结构式(或-CO-NH-).
(2)图B所示的一段肽链片段是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脱去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填“氨基”“羧基”或“氨基和羧基”).
(3)据两图可知一条β肽链至少含有3个羧基,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8个羧基.
(4)血红蛋白分子是由574个氨基酸组成,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8,则血红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3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C.RNA只存在于细胞质中,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D.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的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科学家以拟南芥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来促进植株高度增加,这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涉及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图2中的X、Y分别表示抑制、促进
B.蓝光通过提高IAA氧化酶活性来降低 IAA含量,进而影响植株的高度
C.由图2可以看出,酶I的活性和酶2的活性都能够影响IAA的含量
D.因IAA氧化酶的专一性,推测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发挥作用时间长于I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果树扦插繁殖时,下列容易存活的是(  )
A.多叶带顶芽枝条B.少叶带顶芽枝条C.多叶无顶芽枝条D.少叶无顶芽枝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