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亲代 | F1表现型 |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
实验一 | 甲×乙 |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
实验二 | 乙×丙 |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油菜新品系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实验二中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解:(1)由实验一可判断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由实验二的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可判断F1黄色种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Rr.子代黑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r,黄色种子植株基因型为A_R_、aaR_、aarr,可判断当R基因存在时,抑制A基因的表达.由此可以确定,乙和丙的基因型可能是AARR和aarr之一;又由于甲(A_rr)与乙杂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乙的基因型只能是aarr,则丙的基因型为AARR,甲的基因型为AArr.
(2)由(1)小题可知,当R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子一代基因型为AaRr,因此F2产黄色种子植株($\frac{9}{13}$A_R_、$\frac{3}{13}$aaR_、$\frac{1}{13}$aarr)中杂合子的比例=1-纯合子=1-$\frac{1}{13}×3$=$\frac{10}{13}$.
(3)让实验二F2中黄色种子植株随机交配,如AaRr自交后代中能出现黑色种子.$\frac{9}{13}$A_R_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frac{4}{13}$AR、$\frac{2}{13}$Ar、$\frac{2}{13}$aR、$\frac{1}{13}$ar,$\frac{3}{13}$aaR_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frac{2}{13}$aR、$\frac{1}{13}$ar,$\frac{1}{13}$aarr产生的配子为$\frac{1}{13}$ar,即总共$\frac{4}{13}$AR、$\frac{2}{13}$Ar、$\frac{4}{13}$aR、$\frac{3}{13}$ar,因此出现黑色种子(A_rr)的概率=$\frac{2}{13}×\frac{2}{13}+\frac{2}{13}×\frac{3}{13}×2=\frac{16}{169}$.
(4)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首先可以确定两个R基因均来自植株丙,这是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故答案为:
(1)隐 AArr、AARR
(2)R $\frac{10}{13}$
(3)能 $\frac{16}{169}$
(4)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表格中杂交实验以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关系,能够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8、8 | B. | 4、0、8 | C. | 8、0、8 | D. | 8、16、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 | B. | 乙运出细胞是主动运输 | ||
C. | 甲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 | D. | 甲运出细胞是自由扩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无种内斗争,增长率始终不变 | |
B. | 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率 | |
C. | 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且增长速率为零 | |
D. | 按乙曲线类型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 |
B. | 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 |
C. | RNA只存在于细胞质中,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 |
D. | 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 |
B. |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 |
C.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 |
D. |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的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涉及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图2中的X、Y分别表示抑制、促进 | |
B. | 蓝光通过提高IAA氧化酶活性来降低 IAA含量,进而影响植株的高度 | |
C. | 由图2可以看出,酶I的活性和酶2的活性都能够影响IAA的含量 | |
D. | 因IAA氧化酶的专一性,推测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发挥作用时间长于IA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