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 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生长提供 和 。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 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 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 时间/min | |||||
0 | 5 | 10 | 15 | 20 | 25 | |
萌发的种子 | 0 | 8 | 16 | 23 | 29 | 34 |
蚯蚓 | 0 | 4.5 | 9 | 11.5 | 13.5 | 15.5 |
表1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注射器量取的气 体变化体积/mL | 0 | 1.5 | 3.0 | 4.2 | 5.0 | 5.5 |
表2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B. 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中
D. 图2中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顺序可表示为c、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见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D]和[E]的信息传递是________(填“单”或“双“)向的。信息传递的意义在于能调节__________。
(3)[E]是______级消费者,它用于捕食、飞翔等生命活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图中的___________(用字母作答)。
(4)[F]是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E]数量减少,则[D]的数量____________,[C]的数量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域,后来出现恶臭气味,使水中鱼类大量死亡,污染加重,这是一种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Ⅰ表示________阶段,Ⅱ表示________阶段。其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被叶绿体中色素所捕获的__________。
(3)科学家用18O标记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来自于H2O。
(4)科学家用14C标记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
A.CO2→叶绿素→ADP B.CO2→叶绿体→ATP
C.CO2→乙醇→(CH2O) D.CO2→C3→(C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脚受到有害刺激,引起屈反射和交叉伸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和神经冲动检测装置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反射活动的产生除了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外,还需要___________。
(2)图示对脚的有害刺激使右肢发生屈反射(即屈肌收缩,伸肌舒张),还会同时引起左肢出现伸反射,此时伸肌和屈肌的反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3)若给予适宜强度的有害刺激后,在③处(突触间隙)给予某种药物,发现左肢伸肌无反射活动,但检测到③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__的功能。若给予右脚适宜刺激,①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但右肢不出现收缩现象,则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写出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的简便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B. 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C. c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D. 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会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眼球震颤症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病,轻者(杂合子)眼球稍微能转动,重者(纯合子)不能转动。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可推定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 可推定眼球微动患者多为女性
C. 3和4婚配,后代男性中患病的概率为1/2D. 3和4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