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如图是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C;处于有丝分裂的是图B
(2)图B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叫体细胞.
(3)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4条、染色单体为8条、DNA分子数为8个.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且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 解:(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图C;图中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2)图B进行有丝分裂,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
(3)图A细胞内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为4、8、8个.
故答案为:
(1)C     B
(2)体细胞
(3)4     8      8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常人体处于0℃、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因此a1>a2,b1<b2

B.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C.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

D.人体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西吉安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建立良好特异性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埃博拉病毒核蛋白NP具有很强的抗原性,是诊断研究的重要靶点.
(1)鼠源抗NP蛋白的单克隆杭体,由鼠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结构如图1所示,抗体通过可变区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鼠杂交瘤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合成cDNA,利用PCR技术扩增鼠源抗体可变区对应的DNA片段.
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鼠源抗体可变区对应的DNA片段与能表达人源抗体恒定区部分的载体重组,导入人胚肾上皮细胞,从细胞培养液中获取人-鼠嵌合抗体.临床使用人-鼠嵌合抗体的优点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2)提取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进行电泳,并运用抗原-抗体杂交,检测人-鼠嵌合抗体的特异性.实验主要步骤如图2所示,其中一抗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二抗能与相应一抗特异性结合.

注:1、2为电泳泳道,其中1为蛋白质分子量标准,2为提取的埃博拉病毒蛋白质;标记二抗的AP能在显色液中显色.A、B、C为不同一抗、二抗处理后的三组实验结果.
组別一抗来源二抗来源结果
人-鼠嵌合抗体AP标记的抗人抗体
鼠杂交瘤细胞上清液AP标记的抗鼠抗体
普通人胚肾上皮细胞培养液AP标记的抗人抗体
实验记录如上表,AP标记的抗人抗体能与嵌合抗体中的人源恒定区结合,AP标记的抗鼠抗体能与鼠源抗体结合.若表中Ⅰ、Ⅱ、Ⅲ依次对应结果分析中的A、B、C(一种方案即可),则表明该人-鼠嵌合抗体能用于埃博拉出血热的应急血清学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图象中,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数量和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结构,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C.细胞内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
D.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与物质运输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
B.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坏死有关
C.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均被表达,因此受精卵具有全能性
D.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己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且A对a、B对b为显性.请据图分析冋答下列问题:

研究人员用两纯种白花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表中甲组所示.
组别亲本F1F2
白花×白花紫花紫花:白花=9:7
白花×白花紫花紫花:白花=3:5
(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
(2)研究人员重复该实验,结果如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某染色体部分缺失,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的染色体缺失情况是F1中含有A基因(或B基因)的染色体部分缺失.
(3)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那么表现型为紫花的杂合植株(染色体正常)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紫花:白花=3:1、紫花:红花=3:1或紫花:红花:白花=9: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分离定律(又称孟德尔第一定律)是谁提出来的(  )
A.孟德尔B.沃森C.摩尔根D.克里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