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是 ( )
A.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C.隐性基因 D.X染色体隐性基因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紫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1紫:6红:9蓝。若将F2中的红色植株的花粉两两融合,培养出的融合植株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分别是
A.3种、6种 B.2种、3种
C.4种、4种 D.2种、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的表现不包括: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泥石流。一段时间后,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关于新群落叙述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同一种群内个体间既不存在地理隔离也不存在生殖隔离
B.新群落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当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将不再进行
C.群落中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新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燕麦的纯合黑颖植株和纯合白颖植株杂交,F1全是黑颖,F1自交得F2,F2有黑颖和白颖2种表现型,且比值为15:1 。请回答:
(1)黑颖、白颖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决定,这些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的合成来影响色素代谢,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
(2)F1黑颖产生的雌、雄配子均有________ 种类型。若用白颖与F1黑颖杂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F2中,黑颖有________种基因型,黑颖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研究发现: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该成果可对癌变前衰老的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检测。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衰老的肝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停止,多种酶活性降低
B.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癌细胞相似的膜蛋白
C.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的肝细胞不会积累
D.细胞癌变后将脱离正常分化,细胞内酶活性进一步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
(2)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中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 。
(3)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简述育种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 发育成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两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2)通常选择 的花蕾作为实验材料,对花药取样后用 对其染色,镜检发现大多数的花粉含有两个核,该时期花药 (适宜、不适宜)进行接种。
(3)在花药培养过程中发现:接种花药的培养基中,花药边缘出现杂菌,其余部分正常,未接种的培养基正常。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4)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意,该育种技术的最大优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手碰到针尖后,会发生缩手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C.缩手和痛感同时发生 D.此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