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题图:细胞Z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细胞Y为B细胞,细胞X为T细胞.
2、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3、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4、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解答 解:(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管内的血液流量,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反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号;兴奋时钠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mmol/L、145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钠离子.
(2)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属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3)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抗体A与甲状腺细胞膜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增多会通过反馈调节影响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但是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影响抗体A的分泌.
(4)分析题图可知,细胞X是T细胞,细胞Y是B淋巴细胞,细胞Z是浆细胞;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为自身免疫疾病;物质C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以及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进而减少浆细胞产生的抗体A.
故答案为:
(1)收缩 神经递质 Na+
(2)分级
(3)促甲状腺 负反馈
(4)浆细胞 自身免疫病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实例;识记神经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
B. |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 |
C. |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尿嘧啶 | |
D. | 艾滋病病毒(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籽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 |
B. | 无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 | |
C. |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变异原理是没有受精 | |
D. | 无籽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抑素在核糖体上合成 | |
B. | 合成1分子生长抑素会产生13分子的水 | |
C. | 生长抑素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 |
D. | 生长抑素口服、注射均可对人体稳态产生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