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 (增强/减弱/不变),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

(2)上述过程中,证明是否有产生酒精的检测试剂是 ,颜色变化为

(3)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减少,主要原因是

(4)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 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通过降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使种群的密度下降
B.呈“S”型增长的池塘鱼类在$\frac{K}{2}$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C.种群呈“J”型增长的模型Nt=N0λt中,种群数量增长率λ不变
D.自然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一般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以a方式进入细胞,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B.植物的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离子是通过c方式进行
C.Na+、K+通过c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D.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通过c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广泛,为筛选出食品发酵中适宜的乳酸菌,科学家进行了如下研究.
(1)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从细胞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研究者将从生物制品中获得的乳酸菌材料用无菌水进行连续的梯度稀释,然后利用涂布器(接种环/涂布器)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个菌落,初步筛选出不同的乳酸菌菌株.
(3)研究者测定了不同乳酸菌菌株在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图1)和PH变化(图2),如图所示.

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会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造成环境中PH的下降,但是代谢产物的积累会抑制乳酸菌本身的生长.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繁殖最快、对自身代谢产物积累耐受性最好的两个乳酸菌菌株为YL-2和YL-79.
(4)乳酸菌素是某些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环境中的一类对其他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者对于筛选出的乳酸菌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实验,结果如表.
表 乳酸菌素的抑菌活性
各菌株的抑菌直径大小(mm)
样品菌株1菌株2
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黄金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黄金葡萄球菌
发酵上清液原液23.017.522.220.018.021.1
胰蛋白酶处理后的上清液------
胃蛋白酶处理后的上清液------
注:-:无明显抑菌效果
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对于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好.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上清液后,两株菌株的抑菌圈均消失,这表明乳酸菌素的化学本质为多肽或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 D.H2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三上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

B.百米赛跑虽然属于无氧运动,但人体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时消耗的O2始终等于产生的CO2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来源于第一和第二阶段,其中主要来源于第一阶段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鄂黄长江大桥下的湿地是由长江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 ,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 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2)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 型曲线.

(3)在统计不同区域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4)该地区火灾后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表:

基因型

引入前,原地

引入后5年,本地

引入后8年,本地

AA

51%

57%

61%

aa

11%

17%

21%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判断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B.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C.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树干上的地衣不能生存(地衣对SO2敏感),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色,使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
          项目
地区
白色蛾黑化蛾
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
污染区641625.0%1548253.2%
非污染区3935413.7%406194.7%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污染区树干裸露并被熏成黑色导致白色蛾易被鸟类捕食
B.工业污染可能使尺蛾种群中黑色突变率增高
C.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D.表中两组数据,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