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B、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功能,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功能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功能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本题需要考生掌握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具体如下:
解答: 解:由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1)甲组小鼠破坏骨髓后再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则小鼠体内不能产生B细胞,但能产生T细胞,因此细胞免疫能力可以恢复;
(2)对于乙组小鼠来说,破坏胸腺后,注入造血干细胞,则小鼠体内只有B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由于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免疫能力基本不变.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上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甲和乙小鼠的变化情况,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完成有关概念和知识要点的填空.
(1)内环境是指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
 
 
 
等.
(2)内环境具有各种理化性质,其中
 
 
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为
 
,也叫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电信号→
 
→电信号.
(4)不同的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有一些共同点,分别是
 
 
和作用于靶
 
器官、靶细胞.
(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
 
部位运送到
 
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吃了猪肉后获得了猪肉中的营养物质,关于人和猪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种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种类基本相同,蛋白质种类差异明显
B、氨基酸种类差异明显,蛋白质种类基本相同
C、氨基酸种类和蛋白质种类都基本相同
D、氨基酸种类和蛋白质种类都差异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B、在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
C、在突触上,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D、神经递质的合成一定在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乳酸B、呼吸酶与消化酶
C、生长激素D、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的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B、光合作用需要利用根系吸收的水分
C、光合作用放的氧来自水
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中,按编号顺序对应下列各项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待测物 试剂 颜色 反应条件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
脂肪 橘黄色 -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水浴加热
A、蔗糖、苏丹Ⅲ染液、紫色
B、蔗糖、苏丹Ⅲ染液、红色
C、还原性糖、苏丹Ⅲ染液、紫色
D、果糖、苏丹Ⅳ染液、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含有某生物大部分基因的DNA分子复制的示意图(“?”表示复制起始位点,“→”表示复制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聚合酶参与此过程
B、此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C、此DNA分子来自叶肉细胞
D、此DNA分子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脂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作用后可以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发挥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增强、对钾离子排出量增加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醛固酮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醛固酮发挥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
D、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