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  )
A.人口的大量迁入B.人口的机械增长
C.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D.人口年龄结构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解答 解: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具有特异性识别特性
D.C、H、O、N、P是ATP、核苷酸、类囊体膜共有的化学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电突触是突触的一种类型,与化学突触不同,电突触的突触膜通过缝隙连接,含有多个通道蛋白,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兴奋通过电突触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突触后膜可发生电位变化
C.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的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基因A、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A对a表现为完全显性;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自交,子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为(  )
A.3:1B.1:1C.7:1D.3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乙是其碳循环模式图,图丙是其能量金字塔(Ⅰ-IV表示营养级,E1、E2表示能量),图丁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同时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的动物是鹰和蛇.
(2)图乙中的食物链是D→B,A代表大气中的CO2库.
(3)图丙中的E2是各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该能量的散失与图乙中的③(填序号)有关.位于营养级IV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Ⅲ,主要原因是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越少.
(4)图丁中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取四株大小、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瓶中,然后将丙、丁两个培养瓶中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剪去.

(1)一段时间后,测量四个培养瓶内溶液中的K+含量.其中K+含量最低的是甲,最高的是丁.
(2)植物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这一观点可通过甲、乙(或丙、丁)两装置的实验得以验证.
(3)植物的地上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为根吸收K+等矿质元素离子源源不断地制造能源物质.
(4)经过一定时间后,甲瓶中的番茄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这是由于番茄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致使培养液浓度增高,所以根毛细胞不能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虫棉及含有人凝血因子的羊乳汁.以下有关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育成抗虫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虫基因时只能以植物受精卵为受体
B.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C.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