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应含放射性物质,下层沉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最终结果显示:离心后,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所体现的实验方法是
 

(2)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物质含量
 
,其原因是
 

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属于误差的来源呢?
 
,理由是
 

(4)在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同时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沉淀物中也出现少量放射性物质,为排除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是遗传物质的可能,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
 

(5)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简要说明).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专题:
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1)噬菌体需用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所以该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在理论上,由于噬菌体已将自己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
(3)①由于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会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所以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升高.
②在实验中,由于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也会分布于上清液中,所以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也会导致实验误差.
(4)在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同时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沉淀物中也出现少量放射性物质,为排除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是遗传物质的可能,可进一步采取措施,即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是否含有35S.
(5)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以得到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故答案为:
(1)同位素标记法
(2)噬菌体已将自己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
(3)①升高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②是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4)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检测是否含有35S
(5)为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即可以得到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形成新物种的主要标志是(  )
A、形成地理隔离
B、基因频率的改变
C、产生了生殖隔离
D、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主要由图中的
 
组成(填序号);D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序号).
(2)②与①相比,成分中明显较少的物质是
 

(3)能降低①中葡萄糖浓度的激素是
 
,该激素是由
 
细胞分泌的.
(4)④的流动受到阻碍,人体将会出现
 
现象.
(5)若图中C为肌细胞,则它所利用的O2直接从
 
(填序号)中获得.
(6)①②③④中,CO2浓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达尔文学说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
 
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l)图中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
 
]
 
、[
 
]
 
和[
 
]
 

(2)组织细胞产生的CO2进入血浆的途径是
 
(用图中标号和箭头表示);这一过程需通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3)蛋白质含量较多的细胞外液是[
 
]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标号).
(4)人吃了酸性食物后,内环境的酸碱度不会有很大变化,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发现,酸雨除了破坏叶绿体的结构外,还能破坏叶绿体中的色素.为了比较不同色素对酸雨的敏感程度,科研人员设计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和器材:长势相似的2年生龙眼植株、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蒸馏水、722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滴管等
实验步骤:
(1)模拟酸雨处理叶片
①利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蒸馏水配制pH分别为4.5、4.0、3.5、3.0、2.5的模拟酸雨.
②取6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
 
和10mL模拟酸雨.
③用打孔器取龙眼叶圆片若干,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圆片50片.
④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处理适宜时间后,取出叶圆片,用蒸馏水冲洗3次后待用.
(2)色素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①将每支试管中的50片圆片分别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加入
 
,再各加入10mL
 
,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②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放有单层尼龙布的漏斗中过滤,将滤液分别收集到另6支试管中,试管口用棉塞塞严,以防止
 

③利用722分光光度计分别间接测定6支试管滤液中相关色素的含量,并记录在表中.
实验结果:
试管号模拟酸雨
的pH
各种色素的含量(μg?cm-2
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
1对照组26.5910.656.48
24.526.0210.656.45
34.025.8110.646.34
43.525.3910.646.38
53.024.4410.556.19
62.522.9310.436.00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讨论:
(1)若用纸层析法分离滤液中的色素,则Rf值(色素在滤纸条上的上升距离/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距离)最大和最小的色素分别是
 

(2)从生物圈稳态的角度分析,酸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请据图1回答:

(1)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2)依据上面实验的图解,可以作出
 
的假设.
(3)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如图2):
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是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等不是遗传物质.
为此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a包含了b,b包含了c,其中关于a、b和c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
B、个体 种群  群落
C、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D、组织 系统 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从而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只要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D、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