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 |
B. | 由过程③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 | |
C. | F1与F2中白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 |
D. | F2中黄花与白花的比例是5:3. |
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图解中过程③判断显隐性,然后判断各个体的基因型,继而进行相关计算.基因的分离定律就是指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如杂合子Aa能够产生A和a两种配子,并且比例为1:1.
解答 解:A、自交后代 3:1 和测交后代 1:1 的性状分离比均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过程③中,亲本都是白花,后代出现黄花,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B正确;
C、F1中白花全部为杂合子,F2中白花有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C错误;
D、亲本中白花为杂合子,因此F1中白花占$\frac{1}{2}$,白花是显性性状,所以白花自交F2中白花占$\frac{1}{2}×\frac{3}{4}=\frac{3}{8}$,则黄花占 $\frac{5}{8}$,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解题,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四川卷精编版) 题型:选择题
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 B.H2O的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江苏卷精编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_______,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_______。
(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_______,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___(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③光、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3)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_______的合成。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________。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________,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________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
B. |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
C.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 |
D. |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②③所示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 | |
B. | 动物的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发现上述四种状态的细胞 | |
C. | 图④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 |
D. | 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8个染色单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