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能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同时本身也发生化学变化 | |
B. | 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合成 | |
C. | 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 |
D. | 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作用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保证化学反应高效有序的进行.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后,就会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如合成反应或分解反应.
解答 解:A、酶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
B、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不能从食物中获得,B错误;
C、酶在代谢中只有催化功能,C错误;
D、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包括酶的概念、酶的产生部位、酶的功能和酶的特性,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 |
B. |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 |
C. |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合成不一定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进行的 | |
D. |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前期和中期 | B. | 中期和后期 | C. | 后期和末期 | D. | 间期和末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500lx光下培养2h | 2.10 | 1.80 | 1.60 | 1.40 | 1.30 | 1.20 | 1.90 |
黑暗下培养1h | 2.60 | 2.70 | 2.80 | 2.80 | 2.90 | 3.00 | 3.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mmol/L和5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
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
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将同种果蝇分别在淀粉培养基和麦芽糖培养基上培养多代,果蝇仍倾向于与在同类培养基上生活的个体交配。对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类培养基为果蝇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
B.这种交配偏好可视为一种选择作用
C.长期选择性交配可能使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差异
D.出现了选择性交配说明果蝇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汕头高中高二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一种日本特有的蚜虫的雌性个体在其出生后半年就开始不断繁殖后代,而且在丧失繁殖能力后仍能继续分泌黏液,攻击瓢虫等天敌,与其它雌性昆虫繁殖后会死去不同,因此获得 “蚜虫奶奶”美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条件下,蚜虫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蚜虫奶奶”现象涉及种内互助和种间斗争
C.“蚜虫奶奶”现象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D.“蚜虫奶奶”与瓢虫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第一中学高一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