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生活在水中的鲤鱼和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这两种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  )
A.脂肪,水B.水,蛋白质C.水,脂肪D.水,水

分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细胞中含量不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约占80%~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解答 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活在水中的鲤鱼和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同样也是水.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内不同化合物含量的比较,对细胞中不同化合物含量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先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碘液、本尼迪特试剂、无水乙醇、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等.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②然后向两支试管再各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并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5min;
③然后向A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B试管加5滴蒸馏水;
④一段时间后,将两支试管取出,各加1ml本尼迪特试剂,放入80~100°C大烧杯中水浴加热5min,并观察颜色变化.
(2)该实验步骤中有明显的错误,请更正应该使用50~65°C大烧杯中水浴加热5min.
(3)实验结果及结论:①B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A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②B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A试管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人油菜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
(1)研究人员依据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多聚酶链式反应)法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D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所含三种限制酶(Cla I、Sac I、Xba I)的切点如图所示.则用ClaⅠ和DNA连接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可得到A、D (填图中字母)端相连的融合基因.

(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如图所示质粒的T-DNA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单菌落,再利用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
(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染液中一段时间后筛选获得转获因油菜细胞.该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培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
(4)提取上述转基因油菜的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获得cDNA.再依据融合基因的DNA片段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检侧.可判断融合基因是否完成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1是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放大示意图.
(1)图2的结构名称是突触,结构②的名称是突触后膜.
(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结构基础被称为反射弧.神经纤维B在A中的神经末梢叫做.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3)此题中,在图2中②处发生的变化是A(请选择)
A.兴奋      B.抑制     C.兴奋或抑制    D.兴奋和抑制
(4)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导致兴奋产生.
(5)图2结构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右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第21周周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 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现欲从海洋底泥中分离分解三丁基锡的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三丁基锡的微生物菌种,可在被三丁基锡污染的海洋底泥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除含有碳源外,培养基还应含有________、________、无机盐和蒸馏水等。

(2)实验过程中,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来灭菌,原因是_______。

(3)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但只有____________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数目___________(填“高”或“低”)。在平板划线操作中,接种环在使用前要先灼烧,其目的是_________,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其目的是

(4)将获得3种待选微生物甲、乙、丙分别接种在含少量三丁基锡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测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3小时、15小时、4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 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切赫与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一所示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图一中所示的[甲]磷脂双分子层.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蟾蜍心肌细胞吸收Ca2+、K+、C6H12O6的方式相同,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缺少ATP.若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Ca2+吸收明显减少,但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图一中所示的转运Ca2+的[乙]载体蛋白的活动.
(4)图二与图一中的④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一致.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A、B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生物,看图填写有关细胞工程的内容:
(1)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效应B淋巴细胞,那么,图中D称为杂交瘤细胞.若筛选成功则D细胞有既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2)动物细胞培养时除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还要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和二氧化碳.若要保证无菌环境可采取的方法是加入抗生素和定期更换培养液.
(3)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4)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四倍体.假设A与B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不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此项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克服元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这种杂交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方法是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