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如图一表示在适宜光照条件下黄瓜幼苗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用序号表示).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名称是H2O.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①过程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作用是将三碳化合物(C3)还原成糖类(有机物).
实验组
实验条件
叶绿素a(mg/cm2叶绿素b(mg/cm2光饱和时净光合速率(mmolCO2/m2•s)光补偿点(μmol光子/m2s)光饱和点(μmol光子/m2•s)
正常光照正常供水1.8×10-20.4×10-21.9×10-2501350
弱光照正常供水1.9×10-20.4×10-0.7×10-229540
弱光照减少供水2.5×10-20.7×10-20.9×10-223650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层析液(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丙组的层析结果与甲组相比滤纸条上变宽的色素带(从上向下)为第三、四条.
研究发现一突变体层析时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向下的第二条缺失,则该突变体相对于正常品系吸收蓝紫 光的能力减弱,吸收红光的能力基本不变.
(3)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丙组,据上表可知,其内在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减少供水,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光反应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是暗反应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乙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乙丙对照自变量是供水量,叶绿素的含量、光饱和时净光合速率、光的补偿点、光的饱和点属于自变量;叶绿素提取的原理是叶绿素能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

解答 解:(1)①是光反应阶段,a物质经过光反应产生了氧气和还原氢,a是水;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由于还原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
(2)分析图实验中的信息可知,甲、乙二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不同,甲是正常光照,乙是弱光照;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由于色素可以溶于有机溶剂,一般利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因此可以用层析液分离提取的色素.分析表格可知,丙组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高于b甲组,因此丙组的层析结果与甲组相比滤纸条上变宽的色素带为第三、四条.
在色素的吸收光谱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一突变体层析时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向下的第二条缺失(叶黄素),则该突变体相对于正常品系吸收蓝紫光的能力减弱,吸收红光的能力基本不变.
(3)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乙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供水量不同,丙组供水较少,乙组供水较多,光饱和时净光合速率是丙组大于乙组,因此丙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丙组的叶绿素a、b含量较乙组高,这可能是丙组光合作用较强的原因;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减少供水,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故答案为:
(1)H2O     线粒体(内膜)    将三碳化合物(C3)还原成糖类(有机物)
(2)光照强度    无水乙醇    层析液     三、四      蓝紫     红
(3)丙组      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     减少供水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色素的吸收光谱和提取和分离实验,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相关生理过程判断图解中表示的生理作用;识记色素的吸收光谱以及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等,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链分离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C.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D.配对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①是转录过程,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RNA聚合酶、ATP
C.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性状的实例
D.②过程中共有64种密码子对应着20种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关于生物学中某些变化趋势的曲线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表示时间,y表示生理作用,则a、b可以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横放根的远地侧和近地侧的促进作用
B.若x表示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y表示稳定性,则a、b可以分别表示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
C.若x表示喷施农药的浓度,y表示基因频率,则a、b可以分别表示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和不抗药基因频率的变化
D.若x表示时间,y表示变化量,则a、b可以分别表示适当提高CO2浓度后,某植物叶绿体内C3、C5的含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BR作为植物激素,与IAA共同调节(或“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避免光照对向性生长的影响.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相反.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4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迟,说明BR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
(3)IAA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分生区,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的极性运输.由于重力引起水平放置的幼苗主根中近地侧和远地侧IAA浓度不同,远地侧细胞伸长较快,根向地生长.
(4)为验证上述推测,可进一步检测并比较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细胞中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填“IAA合成基因”或“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量,若检测结果是野生型植株主根细胞中该基因表达量高于BR合成缺陷突变体,则支持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e开始到j结束.(用图A中的字母表示)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后期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末期.
(3)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bc或gh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6条.
(4)图C所示细胞与图B所示细胞相比,在图A中de(或ij)段的显著差异是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图C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2个DNA,12条染色体,0个染色单体.
(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
(6)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以HIV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纯化的HIV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HIV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不一定是杂交瘤细胞
D.该单克隆抗体与HIV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能诊断出HIV病毒感染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以下关于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
B.炎热时,散热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大于产热
C.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D.人在寒冷环境中散失的热量要比在炎热环境中散失的热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