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 |
B. |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
C. |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 | |
D. |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 |
分析 碳循环的特点: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碳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物质循环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解答 解:A、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多级利用,并能够循环利用,A正确;
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正确;
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即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传递给分解者,C正确;
D、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进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进行,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学生必需深刻理解碳循环的过程,才能够准确回答.属于识记和理解层面知识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 |
B. | 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幼苗停止生长,因为没有光无法合成生长素 | |
C. | 实验④的生长结果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和茎具有背地性 | |
D. | 实验①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 |
B. | 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 | |
C. | 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 |
D.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4月份全市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P一定是离子 , 物质Q一定是小分子
B提高温度会一定会加快 P、Q的运输速度
C.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
D.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4月份高考模拟训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mg/(m2·h)]。请回答:
(1)图2中植物为图l中的_________;在图l的A、B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当光照强度达到C点后,限制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内固定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光强减弱,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减少。
(3)如果在图1中C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5化合物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
(4)图2中当环境温度刚超过25℃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a点时此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平度市高考模拟试卷(二) 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蛋白的种类有关,但与数量无关
B.苯进入细胞的速率与膜上相应的载体的数量有关
C.胰岛B细胞中的高尔基体的数量一般比表皮细胞中多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市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人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DNA(c)的数目。此时期的细胞不可能( )
A.进行有氧呼吸 B.发生细胞膜内陷
C.含有4个染色体组 D.进行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