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乙图是甲图中d(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当B发生兴奋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到负电位,此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不收缩;刺激b处,肌肉收缩.(填“收缩”或“不收缩”)
(4)丙图所示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其结构相当于突触.
突触是由图中的②③④构成的,①中的物质称为神经递质,这是一种化学信号物质,肌细胞对该物质的识别功能与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分析 分析甲图:a表示效应器,b表示传出神经,c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e表示传出神经,f表示感受器.
分析乙图:A表示突触小体,其膜为突触前膜,B表示突触后膜.
分析丙图: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当轴突末端兴奋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解答 解:(1)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递质,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由于c处被切断,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处,兴奋不能通过c传到肌肉,所以肌肉不收缩,若足够强的电流刺激b,兴奋可传到肌肉,所以肌肉收缩.
(4)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图中①是突触小体,内含有神经递质,肌细胞对该物质的识别功能与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d  胞体膜或树突膜    由正电位到负电位     钠离子
(2)递质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不收缩    收缩
(4)②③④神经递质     糖蛋白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甲耐盐、乙高产),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如图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1)B是融合的原生质体,D是具有耐盐优良性状的幼芽.D长成的幼苗需要选择的原因是有耐盐高产和耐盐不高产两种.
(2)由C形成植株的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整个培养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尽管如此,这项新技术在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还是震撼人心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探索影响生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诸多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2个实验和1个实验设计.
(1)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地监测,每间隔3天对甲鼠的甲状腺进行一次等量切除,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①图中曲线b表示甲状腺激素,
②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在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甲状腺的体积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呈正相关.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给人以启示:对于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地监测,每间隔3天给乙鼠注射一次等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监测结果表明,每注射一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成年雄鼠乙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总是先升后降,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理原因在于: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升高时,就会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向成年雄鼠乙的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甲状腺激素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使该激素的水平下降.
(3)实验三: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某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方案.即:取生长状况一致的雌(丙)、雄(丁)两鼠,对丙鼠喂以含有鼠必需的各种元素和ATP的完全营养液,丁鼠喂以不含碘离子但含其他相同营养元素和ATP的不完全营养液,将两鼠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并对两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监测.有人认为该方案不科学,请写出你的改进意见.应将对照组的雌鼠改为雄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血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不能(能、不能)做还原糖检测的实验材料
(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A,目的是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B.
(3)若用蛋清作材料检验蛋白质,必须稀释,防止蛋清粘在试管壁上不易刷洗.
(4)斐林试剂使用时需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并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A(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神经冲动的产生需要Na+
(2)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④⑤⑥(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③②①(填①~⑦编号).
(3)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出现c所示变化
C.在一定范围内随反应物浓度增大酶的活性增大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解是反馈调节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理解有误的是(  ) 
A.当人体受到寒冷或惊吓刺激后,图中的下丘脑、垂体、腺体分泌的激素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当受下丘脑和垂体调节的腺体分泌的激素浓度过高时,通过①→③→④→⑥使浓度降低
C.当受下丘脑和垂体调节的腺体分泌的激素浓度过低时,通过②→③→④→⑤使浓度升高
D.由于垂体是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以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甲状腺(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小鼠并作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小鼠血液中TRH的含量的含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
(6)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观点一正确;
(7)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观点二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病理性近视是一种与HLA基因有关的常见眼病,具有发病早、发病快、近视度数随年龄增加等特征.下面是某病理性近视家族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H和h表示),请分析回答: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号的基因型是HH或Hh.
(2)1号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基因H和H分离发生在什么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已知HLA基因有3000个碱基,其中胸腺嘧啶900个.在含32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需消耗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200个,子代中放射性DNA分子的比例是100%.
(4)已知1号的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1号和2号色觉都正常,则他们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frac{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