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frac{1}{2}$杂合子的频率.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群a基因的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frac{1}{2}$Aa的基因型频率=0.4+0.2×$\frac{1}{2}$=0.5.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最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或自由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3)只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之间才能交配,可知子一代中AA占0.2+0.6×$\frac{1}{4}$=0.35、Aa占0.6×$\frac{1}{2}=0.3$、aa占0.2+0.6×$\frac{1}{4}$=0.35,则A基因频率为0.5、a基因频率为0.5,可见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子一代没有发生进化.
故答案为:
(1)自然选择 0.5
(3)基因突变 自然选择 0.25 不会
(3)0.5 否 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的方法或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年山东省新高一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湖水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不受环境影响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华侨中学新高二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男子的父亲患色盲,但他本人正常。他与一个没有色盲家族史的正常女子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概率是( )
A.1/2 B.1/4
C.1/6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 |
B. | 如果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小 | |
C. | 在A点时,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 |
D. | 在B点时,反应底物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编号 | 实验处理 | 30min内上浮 叶圆片数(片) | |||
叶圆片来源 | 叶圆片数(片) | 自来水(mL) | NaHCO3(g/mL) | ||
1 | 甲植株 | 10 | 40 | 0 | 2 |
2 | 乙植株 | 10 | 40 | 1.0 | 6 |
3 | 丙植株 | 10 | 40 | 1.5 | 4 |
4 | 丁植株 | 10 | 40 | 2.0 | 5 |
A. | 制备的叶圆片抽气后投入三角瓶前,应放置在黑暗处 | |
B. | 实验材料的分组不符合对照实验的原则 | |
C. | 该实验方案的自变量应是二氧化碳浓度 | |
D. | 该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成正相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 |
B. | 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 |
C. | 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 | |
D. | 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未受刺激时,枪乌贼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膜内的K+扩散到膜外,而膜外的Na+不能扩散进来 | |
B. | 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可以影响动作电位的幅度和速率 | |
C. | 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则神经纤维可能会接受适宜刺激后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 |
D. | 在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过程中,Na+进出细胞均不消耗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