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根据如表所列出的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预期结果
A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处理玫瑰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低浓度2,4-D溶液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
B用新鲜的菠菜叶研磨得滤液,然后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能看到滤纸上四条清晰的色素带
C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不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带有放射性32P标记的个体在子代噬菌体中所占比例高
D用甲基绿-吡罗红对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都能观察到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細胞质被染成红色
A.AB.BC.CD.D

分析 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前,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后,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抑制生长.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解答 解:A、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用两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处理玫瑰插条形态学下端,若这两种浓度都低于最适浓度,则低浓度2,4-D溶液的插条生根数较少,A错误;
B、“用新鲜的菠菜叶研磨得滤液”,由于没有加入无水乙醇,会得到很少的色素,滤纸上得不到四条清晰的色素带,B错误;
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由于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带有放射性32P标记的个体在子代噬菌体中所占比例低,C错误;
D、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强,能将DNA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因此镜检观察呈绿色的部位是细胞核,吡罗红与RNA的亲和力强,能将RNA染成红色,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镜检观察呈红色的部位是细胞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的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若m为胸腺嘧啶,则b肯定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③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不含b这种化合物
④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
⑤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五种
⑥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⑦发菜细胞内含的化合物b共四种.
A.1个B.2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葡萄糖,Ⅰ在小麦种子中指淀粉.
(2)图中Z是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现红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
(4)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水.
(5)小麦根尖细胞中,在线粒体(细胞器)中也有少量Ⅱ.
(6)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D.
A.图中Ⅲ、Ⅳ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
B.人体细胞中,单体Y的种类有4种
C.A代表N、P
D.Ⅳ具有多样性是因为P之间以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7)Ⅱ与Ⅲ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五碳糖与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
(8)如图2生物体内的某多肽是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三个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能构成该多肽的是D.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催化剂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D.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除了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限制外,还受到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细胞②的后代可以分化成⑤与⑥,尽管它们所含遗传物质(基因)相同,但它们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其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4)光学显微镜下判断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依据是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5)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对生物体或周围细胞产生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白菜物种Ⅰ(2n=24)与Ⅱ(2n=22)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可育的白菜新品系(注:物种Ⅰ的染色体和物种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不会(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白菜新品种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
(3)该白菜新品系经过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D/d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乙×丙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隐性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D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AADD,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frac{3}{13}$.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D/d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D基因),是亲代丙(乙/丙)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出现变异,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D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D、B(用字母表示).
(2)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能力.
(3)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2.46×108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993年,生物学家利用太空搭载的常规水稻种子做“太空条件下植物突变类型”的课题研究.当年,科学家将这些遨游太空后的种子播种后长出2000多株禾苗,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在此后15年的种植培养过程中,这株水稻的后代发生了变异,有糯化早熟型、长粒型、高粗秆大穗型、小粒型、大粒型等十多个品种,有的植株高达1.8米左右.
(1)通过太空搭载获得新的水稻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亚硝酸等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
(2)2000多株禾苗中,只有其中1株出现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其后代发生变异形成了十多个品种,说明突变具有发生频率低(高、低)的特点.
(3)若通过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转入水稻体细胞内,通常该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DNA连接酶和限制酶.
(4)若用水稻花药离体培养,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称单倍体育种,从育种周期来看,这种育种方法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10月份)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一片草地 B.生物圈 C.一个池塘 D.一片森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