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回答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相关问题
Ⅰ下列3幅图均来自于一个生物体,其中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模式图,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
(2)图1中细胞______将要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3)将图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按分裂顺序连接起来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图2______段表示减数分裂的过程,BC阶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时期。
(5)图3代表______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其中A代表此分裂过程中_______的数目变化。 Ⅲ组细胞对应图2中的____段,其产生的子细胞叫______________
(6)图3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Ⅱ 下图为某基因型为BbXAY的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该生物体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___________条。
(2)图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若图丙细胞是图乙细胞的子细胞,在答题卡方框中画出图乙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图像(需标注基因)。______
【答案】abcefg c acgidhj FI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 染色体 HI 精细胞 Ⅰ和Ⅱ 有丝分裂后期 8 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
Ⅰ题中各图分析如下:
图1中各细胞所处时期如下: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b为有丝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e为有丝分裂后期,f为有丝分裂末期,g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h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i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j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图2为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曲线,A-F为有丝分裂,F-I为减数分裂过程(H-I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图3中代表减数分裂过程,Ⅰ是处于减数分裂间期的细胞(未发生DNA复制),Ⅱ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细胞质未分裂完成前)的细胞,Ⅲ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Ⅳ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质未完全分裂前),Ⅴ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质已分裂完成)的细胞。
Ⅱ题图为某基因型为BbXAY的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图丙细胞是图乙细胞的子细胞,则图乙应为初级精母细胞。
Ⅰ题:(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处于有丝分裂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由以上分析可知,为abcefg;
(2)将要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故为c;
(3)由以上分析可知处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acgidhj,先后排列顺序为a→c→g→i→d→h→j;
(4)图2为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曲线,A-F为有丝分裂,FI为减数分裂,F-H为减数第一次分裂,H-I为减数第二次分裂;BC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5)图3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其中A代表此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B代表染色单体数目变化,C代表核DNA含量数目变化,Ⅲ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故与图2中HI段对应;其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
(6)图3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Ⅰ和Ⅱ。
Ⅱ题:(1)图甲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无同源染色体分离、联会等行为,且着丝点分裂,故所处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体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即8条;
(2)图丙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3)由图丙可知最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的情况,所以绘图如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陆地棉枝条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抗黄萎病(D)对不抗黄萎病(d)为显性。农业科研工作者用该植物黄色枝条抗黄萎病和绿色枝条抗黄萎病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若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枝条抗黄萎病植株随机受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
A. 黄抗∶黄不抗∶绿抗∶绿不抗=24∶8∶3∶1
B. 黄抗∶黄不抗∶绿抗∶绿不抗=25∶5∶5∶1
C. 黄抗∶黄不抗∶绿抗∶绿不抗=24∶3∶8∶1
D. 黄抗∶黄不抗∶绿抗∶绿不抗=15∶5∶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 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
C. 抗冻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大D. 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中的含水量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0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若光照减弱,短时间内图中⑤的含量会_________。
(2)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的循环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为 C0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图2中A点时,图1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各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乙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 对于丙图,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心肌细胞可以进行①②③⑤过程
D. 丁图中该段中内有6种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下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___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能否含有32P?________。
(3)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
A.可能有部分未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中
B.可能部分被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存在于上清液
C.可能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32P标记的子代T2噬菌体进入上清液
D.可能离心速度太快,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32P标记的T2噬菌体外壳进入上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光照、温度都适宜的情况下测定小麦在严重缺水和恢复供水过程中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即气孔的开放程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问答问题:
(1)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气孔开闭影响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理过程。
(2)据图,停止供水后,气孔开度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在恢复供水的基础上,对麦田进行松土透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实验。
①选取人体的________作为获得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的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②将选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③提取其中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所占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
(3)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一结构?________(填序号)。
(4) 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