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染色体数与着丝点数相同,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要判断着丝点的数目.
2、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后,DNA加倍,染色体数不加倍,此时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2:1;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前期后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中期染色体排列整齐,位于赤道板位置;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此时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是1:1,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末期,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3、分析题图可知,图甲是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图乙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染色体与DNA的变化的柱形图,c可以表示进行分裂的细胞染色体为复制时,b表示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之前的染色体与DNA的数目关系,a表示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暂时加倍,因此该细胞的细胞周期是:c→b→a→c.
解答 解:(1)分析题图甲可知,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含有四个着丝点,因此是四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共8条姐妹染色单体.
(2)分析题图可知,乙图中,a、c时期染色体与DNA之比是1:1,b时期染色体与DNA之比是1:2,d是染色体与DNA之比是2:1,染色体与DNA的数目之比是1:1或1:2,不可能是2:1.
(3)图甲中,染色体与DNA之比是1:2,可以与图乙中的b对应.
(4)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含有四个着丝点,因此是四条染色体,可推出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核DNA含量为4,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的意义是在亲子代细胞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
(1)中 8
(2)d
(3)b
(4)4 在亲子代细胞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进行图文转换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A分别对PB、PC、PD显性 | |
B. | 该种群决定毛色的基因型有6种 | |
C. | PA、PB、PC、PD在同源染色体上位置不同 | |
D. | 基因型为PAPB与PCPD个体杂交,子代毛色有3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是碳 | |
B. | 不同细胞中的各种元素含量相同 | |
C. | 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 |
D. | 不同细胞的组成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 |
B. | 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 |
C. | 传入神经末梢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是效应器 | |
D. | 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学说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 B. |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 ||
C. |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D. | 细胞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数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质P可能是氧气 | B. | 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 | ||
C. | 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 D. | 物质Q出细胞未必消耗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任何情况下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比无机催化剂都要多 | |
B. | 酶的化学本质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RNA等有机物 | |
C. | -般在最适温度下保存酶较好 | |
D. | 酶由活细胞产生,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