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e时期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时期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金溪一中等六校高二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大熊猫细胞内,DNA复制的场所是
A.细胞核和细胞膜 B.细胞核和线粒体
C.细胞质和核糖体 D.细胞核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色眼;当个体不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眼;其它类型表现为红色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果蝇野生型眼色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A、a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
(2)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F2中A基因频率为 。
(3)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果蝇为实验材料,尝试选择不同眼色的果蝇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中白色眼果蝇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你认为该小组能否成功?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和染色体都是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状、大小不完全相同,存在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I、 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在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操作、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苏丹IV对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 叶绿体中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取决于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C. 糖类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D. 不能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B.拍摄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C.大肠杆菌细胞的核酸中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D.新宰的畜禽肉直接煮熟不如过一段时间再煮的肉鲜嫩,这与肌细胞中溶酶体的作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漯河市高二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
(4)参与此过程的RNA种类有: 。
(5)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6)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
(7)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