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 | 应 用 | |
A | 35S | 标记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B | 15N | 标记DNA分子,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 |
C | 14C | 标记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 | 18O | 分别标记CO2和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用15N标记DNA分子,再采用离心方法,可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B正确;
C、用14C标记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O2→C3→有机物,C正确;
D、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CO2和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发现史、DNA分子的复制、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茎顶花为显性性状 | |
B. | 控制该性状的是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叶腋花为显性性状 | |
C. | 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一种显性基因时就表现为叶腋花 | |
D. | 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叶腋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 |
B. | 若b表示含有核糖核酸的细胞器,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 |
C. | 若b表示能产生水分的结构,则a、c可能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 | |
D. | 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
B. | “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
C. |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
D. | “F1与隐性纯合子矮茎杂交,子代应为高:矮=1:1”不属于“假说-演绎”的内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 |
B. |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载体和抗体都是蛋白质 | |
C. |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 |
D. | 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如雄性动物能够分泌的雄性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Na+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 | |
B. | 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代谢废物、气体、激素及各类营养物质 | |
C. |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无机盐和血浆蛋白决定 | |
D. |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完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