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经酶A处理后I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B.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文科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 )
A.神经—体液调节 B.体液—免疫调节
C.神经—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一免疫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永昌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 ( )
A.适应特定的环境 B.定向变异
C.定向生存斗争 D.能传种接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的结构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天然种子一样萌发生长。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是被外层物包埋的具存类似种子胚功能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种子的胚,它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花粉胚”。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蓬尖、芽尖、子房、花粉等获得。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所谓的“人工种子”。其培育过程如右图所示。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种子依据的原理是 ,经过 技术培育而成的。
(2)包埋胚状体的胶质可以看作是种子的哪部分结构? 。
(3)某二倍体植物基因型有DdTt,利用这种生物技术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可培育成“花粉胚”,也可制成人工种子,这种种子萌发形成的个体为 ,基因型为 。
(4)如果外植体为植物的茎尖,通过①的处理可使细胞彼此分离,可加入 。
A.15%的盐酸 B.淀粉酶 C.果胶酶 D.胰蛋白酶
(5)②表示脱分化过程,其实质是 ;③表示再分化的过程,其实质是 。
(6)从上面所述胚状体的类型分析,人工种子萌发长成的梏株足否可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整体性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西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段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基因转人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
A.能进行DNA复制 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能控制合成抑制生长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合 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抗病 红种皮 | 抗病 白种皮 | 感病 红种皮 | 感病 白种皮 | ||
一 | 抗病红种皮①×感病红种皮② | 416 | 138 | 410 | 135 |
二 | 抗病红种皮③×感病白种皮④ | 180 | 184 | 178 | 182 |
三 | 感病红种皮⑤×感病白种皮⑥ | 140 | 136 | 420 | 414 |
A. | 由组合一可以判定白种皮为隐性性状 | |
B. | 如果将②和④杂交,其后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占$\frac{1}{8}$ | |
C. | 基因型相同的亲本有①和③、②和⑤、④和⑥ | |
D. | 由组合三可以判定抗病为隐性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所有细胞都含有DNA,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 | |
B. | 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 | |
C. | 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 |
D. | 用健那绿染液给细胞染色,所有细胞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 |
B. | 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
C. | 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
D. |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