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下列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措施中,会导致减产的是(  )
A.同一块地进行不同作物的轮作B.大棚栽种时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C.大幅度增加农作物的种植密度D.大田栽种时行间留出通风通道

分析 农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提高作物处理的方法有间作套种、合理密植.主要原理是延长光照时间和增大光照面积.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A、同一块地进行不同作物的轮作能够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效率,A正确;
B、大棚栽种时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B正确;
C、大幅度增加农作物的种植密度会导致种内斗争激烈而减产,C错误;
D、大田栽种时行间留出通风通道,可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增强,可以增产,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主要由特定的DNA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保证染色体末端完整复制,使染色体的结构保持稳定。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长度。端粒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如图为细胞分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

B.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

C.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能长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发生癌变

D.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图1曲线表示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填“DNA”或“染色体”)的变化,其中①~③段表示的是有丝分裂,③~⑥表示的是减数分裂,④时的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细胞或极体).
(2)图2a~e中,图a中有2个四分体;图b和图e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e;图d中有2个染色体组.
(3)图2a~e中,与曲线中②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是e;与曲线中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是b.
(4)曲线③~④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两子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
②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③花蕾用70%的酒精浸泡过后要用清水冲洗
④一般来说,用单核期的花药进行培养,成功率最高
⑤花药培养成幼苗后,一定不能分瓶培养
⑥花粉植株产生的两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比
⑦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可以影响花粉植株的诱导成功率.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一定需要线粒体参与,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①为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C.②产生的(CH2O)是绝大多数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
D.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但两种[H]的化学本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组织比成熟组织更容易得到愈伤组织
B.培养应在无菌、无氧条件下进行,需要适当光照
C.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D.植物激素的使用顺序和用量都影响细胞发育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表示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研究光照强度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B.若幼苗的培养液中缺Mg,图中B点将向左移动
C.光照分别为A、B、C时,CO2的产生场所不同
D.增加实验的幼苗数目,B点对应光照强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某植物体细胞内含有8对染色体,将该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大约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然后在不含3H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子细胞至有丝分裂分裂后期,一个细胞内具有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  )
A.8条B.16条C.32条D.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某一操作步骤,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与酵母菌混合液形成凝胶珠.
(2)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3)某同学在图1步骤结束后得到图3所示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可能原因除了海藻酸钠与酵母菌混合液浓度影响以外,还可能是注射器中的混合液推进速度过快(或注射时针头离氯化钙溶液距离太近).
(4)下列为实验小组某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
①使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菌活化.
②将图1中的X溶解在蒸馏水中,配成X溶液.
③用酒精灯大火连续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④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勻.
⑤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液滴加到X溶液中.
请你改正其中的两处错误的操作:
A.③中海藻酸钠溶解应用小火或间断加热;b.④中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酵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