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
Ⅰ.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见下表.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
表现型黑颖黄颖白颖
基因型AB_或AbbaaBaabb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黄颖aaBB、黑颖AAbb.
(2)若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黑颖:黄颖:白颖=2:1:1.
(3)若将F2中的黑颖与黄颖的个体杂交,则基因型为Aabb×aaBb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
Ⅱ.图1是人类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中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B基因显示一个条带,b基因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家系中的部分个体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隐性(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III1是杂合子(填“纯合子”或“杂合子”),II2的基因型为aaXBY.
(3)III2 和  III3 所生子女中,两病皆患的概率是$\frac{1}{4}$.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黑颖的基因组成为A___,黄颖的基因组成为aaB_,白颖的基因组成为aabb.根据子二代黑颖:黄颖:白颖=12:3:1,说明子一代黑颖为AaBb,则亲本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分别是aaBB、AAbb.
分析遗传图谱:
甲病Ⅰ-1、Ⅰ-2正常,Ⅱ-3是有病的女儿,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病是伴性遗传,图中Ⅲ-1,Ⅲ-2是乙病患者,且有B和b的条带,基因型都是XBXb,说明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解答 解:Ⅰ(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亲本黄颖基因型为aaBB、黑颖基因型为AAbb.
(2)若取F1AaBb的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子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表现型及比例是黑颖:黄颖:白颖=2:1:1.
(3)黑颖(A___)与黄颖(aaB_)杂交,若要使后代中的白颖(aabb)比例最大,则两亲本杂交后代分别出现aa和bb的概率最大即可,故亲本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
Ⅱ(1)Ⅰ-1号和Ⅰ-2号个体均正常,而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根据图形分析可知Ⅲ-1的基因型是AaXBXb,为杂合子.Ⅱ-2患有甲乙两病,则其基因型是aaXBY.
(3)Ⅲ-2、Ⅲ-3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他们的后代两病皆患的概率是$\frac{1}{2}×\frac{1}{2}=\frac{1}{4}$.
故答案为:
I.(1)aaBB   AAbb    
(2)黑颖:黄颖:白颖=2:1:1
(3)Aabb×aaBb
II.(1)隐性  常
(2)杂合子   aaXBY
(3)$\frac{1}{4}$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和推理,学生只要在复习时多进行9:3:3:1转化的针对性训练,同时总结规律,不但能提高答题效率,还能提高得分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C.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过程中,不依赖膜蛋白的是(  )
A.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
B.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到细胞外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从细胞外到细胞内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内侧
C.碱基对之间靠氢键相连D.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孟德尔用纯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又让F1自交,得到F2,如图.

请回答(比例都用分数形式表示):
(1)F1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F2所有豌豆中,基因型有9种.
(2)F2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frac{1}{9}$.F2黄色皱粒豌豆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frac{2}{3}$.
(3)若F1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4)若让F2中绿色圆粒豌豆再自交一代,则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下列有关普通小麦染色体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B.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
C.经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
D.它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的动物细胞在培养瓶中充入纯氧气
B.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为传代培养
C.精子细胞经变形后,中心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内含有的顶体酶能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D.某动物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1或9:7.
(2)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所示.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4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
(3)基因型为ii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白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或缺失的结果.
(4)今有已知基因组成的纯种正常植株若干,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突变体②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I若子代中红:粉红:白为1:1:2,则其为突变体①;II若子代中红:粉红:白为1:2:3,则其为突变体②;III若子代中红:白为1:1,则其为突变体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二倍体植物的开花时间有正常开花、早花和晚花三种表现,由促进和抑制两类基因控制.基因A促进开花,基因E延期开花,即晚花,基因A和E同时存在表现为正常开花,a和 e的双突变体表现为晚花,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
(1)请写出晚花植株的基因型aaEE、aaEe、aaee.
(2)让基因型为 Aaee 的植株与某植株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开花:早花:晚花=1 1 2::,则某植株的基因型是aaEe,让子代中的晚花植株自由交配,后代 e的基因频率为75%.
(3)研究发现基因F也能延期开花,基因A和 F同时存在表现为正常开花,且a和 f的双突变体表现为晚花,若只研究 A、a 和 F、f 两对基因,为探究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某研究小组用基因型为 AaFf 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自花传粉(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完成推理过程.

a.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花:早花=3:1,则两对基因的位置符合上图第一种类型;
b.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开花:早花:晚花=9:3:4,则两对基因的位置符合上图第二种类型;
c.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花:早花:晚花=2:1:1,则两对基因的位置符合上图第三种类型.
(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双突变体品种的出现,增加了基因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