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分)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

注射试剂

G1

生理盐水(灭菌)

G2

大肠杆菌菌液

G3

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组别

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

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

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

0

17%

83%

G2

50%

33%

17%

G3

83%

17%

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 ,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 (填“加强”或“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 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

(2)实验二:提取实验一处理n天后各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将其用A类大鼠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处理,之后置于CO2培养箱内培养。观察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对值的大小用于反映经A类大鼠细胞表面某些蛋白质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强弱)。

①CO2培养箱中CO2的作用是 。

②与G1组相比,G2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对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 作用。

(3)综合该系列实验的结果推测,细菌感染通过改变肝移植大鼠的 ,导致大鼠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 。此项研究为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1)①抗原 ②减弱 ③G1(2分) (2)①维持培养液的pH ②减弱

(3)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降低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排斥反应中,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部分蛋白质作为抗原刺激集体作出免疫应答。

②T细胞增殖受阻,会减弱免疫系统的功能。

③观察表2可知,G1组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较高,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

(2)①培养箱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维持pH值稳定。

②观察图可知,G2组淋巴细胞的增值能力比G1组弱,说明细菌对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3)实验二表明细菌感染会减弱肝移植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实验三表明细菌感染会减弱肝移植大鼠的T细胞分化方向,综合得到答案;细菌感染使大鼠的免疫排斥程度降低。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都是由裸岩、地衣、苔藓一直发展到森林阶段

B.群落的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起点与初生演替不同

C.人类活动会干扰群落的演替速率,但不会改变演替方向

D.自然状态下,群落的演替结果是丰富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九江七校高二下期期中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1)如果把电流计的一个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另一电极置于膜内。当不给予刺激时,测到的电位是 ,这种电位主要是由于 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当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增加,该离子 (填内或外)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之后,在膜上由于存在 ,在其作用下,将相应的离子运往膜内或膜外,从而使膜电位又慢慢恢复到静息状态。

(2)若要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肌接头”处是单向传递的。请你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A.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方法设计:

结果分析:

B.验证在“神经-肌接头”处是单向传递的:

方法设计:

结果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九江七校高二下期期中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DNA也变性失活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C.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九江七校高二下期期中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1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1个ATP结合位点和3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2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主动运入。对此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质,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下图1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图2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据图回答:

(1)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为 。

(2)a激素与b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 ;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3)产生b激素的细胞是 。

(4)图2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是 。

(5)若图3代表淋巴、血浆、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则代表组织液的是 ;若图3代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调节关系,则代表垂体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叙述不能体现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问题的是

A.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B.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C.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一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是仓库里两种常见的害虫“拟谷盗”与“扁拟谷盗”的生态栖位偏好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干燥、低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B.在干燥、高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C.在潮湿、低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D.在潮湿、高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盐城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制作方法中,最好用包埋法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优点是成本低和操作更容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