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所以不适于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它们通常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上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
表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 0.1 | 0.5 | 1.0 | 2.0 | 4.0 |
动物类群数(类) | 20 | 23 | 37 | 50 | 58 |
动物个体总数(个) | 365 | 665 | 750 | 1983 | 24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电灯,这样做的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趋光性的特性
D.土壤中的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吉林省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
表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
0.1 |
0.5 |
1.0 |
2.0 |
4.0 |
动物类群数(类) |
20 |
23 |
37 |
50 |
58 |
动物个体总数(个) |
365 |
665 |
750 |
1983 |
2490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适于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理由是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 、 而且 。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
,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 。
(3)从表中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 ;
② 。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届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电灯,这样做的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趋光性的特性
D.土壤中的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新题提升训练十四 实验与实验探究(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胞板向四周扩展,不能形成新的细胞壁
B.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
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