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绿再变蓝
③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④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过程中消耗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醇.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解:①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可通过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来判断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①正确;
②二氧化碳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该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②错误;
③检验乙醇是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③错误;
④在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是利用重铬酸钾溶液,该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遇乙醇由橙色变为灰绿色,④正确.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 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数共有
①本尼迪特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②蛋白质溶液用双缩脲试剂混合溶液鉴定呈紫色
③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步骤是当时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④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到最多的细胞是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
⑤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时,标志物是液泡
⑥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是黄色、橙黄色、黄绿色、蓝绿色4条有颜色的带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TP的全部来源
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相应的试剂检测有无二氧化碳产生
D.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生命活动都是以ATP作为直接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1.
A. 各种细胞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 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D.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包括多种酶和各种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B.调查高大的乔木,取样大小常常是1 m2
C.所有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必须用标志重捕法
D.调查鸟类种群密度时,对标志物没有任何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