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0.009m 0.64n | B. | 1.69m 3.24n | C. | 0.09m 3.24n | D. | 1.69m 0.64n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体积小,有利于进行细胞分裂 | |
B. | 细胞体积小,有利于扩散和转移 | |
C. | 细胞体积小,有利于细胞膜上分子的流动 | |
D. | 细胞体积小,有利于高效地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 |
B. | 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 |
C. | 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 |
D. | 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番茄果实细胞吸收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 |
B. | 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2℃时比15℃时更强 | |
C. | 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贮存番茄果实 | |
D. | 贮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 1953年 | 1973年 | 1984年 | 1996年 |
叶面积指数 | 2.48 | 6.61 | 11.28 | 17.76 |
光能截获率(%) | 20.3 | 42.3 | 88.9 | 95.9 |
总初级生产量(t/hm2•a-1) | 17.43 | 55.50 | 116.61 | 150.81 |
净初级生产量(t/hm2•A-1) | 1.50 | 14.52 | 23.88 | 26.00 |
A. | 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 |
B. | 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 | |
C. | 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 取样器取样法 | |
D. | 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③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回答问题:
土壤含水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光合作用速率(umol/m2·s) | 4 | 8 | 12 | 15 | 17 | 17 | 17 |
胞间CO2浓度(ul/l) | 310 | 260 | 240 | 220 | 210 | 205 | 205 |
气孔导度(mol/m2·s) | 0.19 | 0.40 | 0.52 | 0.60 | 0.68 | 0.65 | 0.62 |
(1)据上表分析,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番茄的光合作用速率__ ____,当土壤含水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70%时,土壤含水量不成为限制番茄光合作用的因素。
(2)为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见上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土壤含水量低于70%时,______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②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______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______反应,而且不能恢复。
(3)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______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_____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不能恢复,则观点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
B.图乙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则t2℃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