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形:甲图: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是蓝藻细胞的一部分;
乙图细胞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结构,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其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线粒体、⑤是细胞核、⑥是细胞质基质、⑦是高尔基体、⑧是内质网、⑨液泡膜;
丙图是细胞周期的示意图:其中1是前期、2是中期、3是后期、4是末期;
丁图:a是胚胎干细胞,b表皮干细胞,c是造血干细胞,d是神经干细胞,e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解答 解:(1)从结构上来看,甲细胞(原核细胞)与乙细胞(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甲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若乙图细胞表示番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则该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③叶绿体,⑨大液泡.
(2)“菜叶加热煮沸,发现汤汁变红色”红色的色素来自于液泡,说明原生质层被破坏,破坏的液泡膜和细胞膜;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发现该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由于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没有影响能量的产生,则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抑制运输K+载体的活性
(3)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最好选择有丝分裂中期.
(4)图丁中全能性最高的是a胚胎干细胞,皮肤细胞、肝细胞、白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故答案为:
(1)甲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③⑨
(2)②⑨抑制运输Mg2+ 载体的活性(破坏运输Mg2+ 载体的结构 )
(3)2
(4)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点评 本题综合考察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器的结构、有丝分裂、细胞的分化等知识点,知识点涉及的比较多,本题的特点是将简单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组合,这就启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联系,例如:21三体综合征与有丝分裂的联系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亲代噬菌体的实验 | |
B. |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 |
C. | 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 |
D. | 噬菌体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激素是胰岛素,A为胰岛素受体 | |
B. | 若激素是胰岛素,与A结合会加速靶细胞 | |
C. | A参与激素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传递信息功能 | |
D. | 若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靶细胞的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层全部是仅含31P的基因 | B. |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frac{1}{4}$ | ||
C. | 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7 | D. | w层中含32P标记鸟嘌呤315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 |
B. |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Ⅱ出犮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 |
C. | Ⅱ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 |
D. | a为感受器,C为效应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⑤ | B. | ①③⑤ | C. | ③④⑤ | D. | ②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广东)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
① | DNA | 甲基绿 | 红色 |
② |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③ | 淀粉 | 斐林试剂 | 蓝色 |
④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