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下列各项阐释符合曲线变化趋势的是(  )
A.若x表示CO2浓度,y表示净光合作用
B.若x表示底物浓度,y表示酶促反应速率,则限制A点继续升高的原因可能是酶浓度
C.若x表示O2浓度,y表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则限制A点继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载体数量
D.若x表示O2浓度,y可以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总量

分析 本题是对主动运输过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和产物、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综合性考查,回忆主动运输过程和影响因素、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和产物、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曲线模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A、若x表示CO2浓度,y表示总光合作用,A错误;
B、如果题图曲线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底物浓度的关系,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后受酶浓度的限制,酶促反应粗度不再随底物浓度的上升而上升,B正确;
C、若x表示O2浓度,y表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则氧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可以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提供能量,吸收速率不会从0开始,C错误;
D、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也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氧气浓度为0使,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等于0,因此该图不能表示酵母菌呼吸释放CO2的速度与02浓度的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 对于主动运输过程和影响因素、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和产物、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曲线模型的综合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面实例中未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完成相关生命活动
B.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C.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1)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通过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2)研究发现,效应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据图可知,注射MPP可导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降低,推测MP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损伤或死亡.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的多巴胺含量降低幅度较小.
(3)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右上表体外实验.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没有发生(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注射MPTP使正常小鼠产生了抗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的抗体,由此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自身抗体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B.
A.花粉过敏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先天性免疫缺陷    D.艾滋病
(5)由上述结果分析,帕金森病与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
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C.神经递质在释放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横线上填文字,[]内填编号)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图1中激素A、B、C分泌量的增加和细胞内氧化分解的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2中A的浓度会增高,如果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恢复原来水平;如果注射的激素B超过一定水平,则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图1中A的浓度会下降.据图1分析,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甲模式.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乙模式调节,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4)人在空腹或饥饿时,血糖下降,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肝细胞、脂肪细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图2中的丙模式调节分泌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A~G表示不同的信息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寒冷时,[A]神经递质使下丘脑产生兴奋引起骨骼肌战栗;由垂体分泌的[B]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最终使细胞代谢加强,产能增多.
(2)运动时,下丘脑分泌C增多,使靶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E]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G]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维持血糖平衡.
(3)受某病原体感染时,[D]淋巴因子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冬季大棚种植番茄时,若控制棚内昼温稳定在25℃,夜温稳定在15℃,植株的长势良好.某课题小组为研究大棚夜间6℃低温对番茄植株生长是否更有利,设计并完成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为提高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实验组棚内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夜间低温处理的时间也应与对照组相同.
(2)由图l~3可知,与实验开始时相比,实验组第5天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夜间6℃低温导致气孔导度降低,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3)实验开始后5~10天,对照组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不再提高,据图推测可能是因为叶绿素含量不再增加,导致对光的吸收和转化达到最大限度.
(4)图4为实验第10天测得干物质在三种营养器官的分配比率,分析此图可知,夜间6℃低温对干物质分配比率影响的结果是叶的干物质分配比相对高、茎和根的干物质分配比相对低,由此推测夜间6℃低温使番茄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的原因是夜间6℃低温阻碍叶中有机物的输出,不利于果实的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遂宁期末)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是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无规律性应答

B.兴奋是指细胞或者组织由相对活跃状态变为相对静止状态

C.神经纤维局部电流的方向都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D.狮子捕食斑马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6:00-18:00间的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Ⅳ中18:00时,叶肉细胞产生可用于主动运输的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B.一般情况下,比较曲线Ⅰ中8:00和12:00两个时刻,暗反应固定的CO2量不一定相等
C.沟底条件下,14:00-16:00之间,雄株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小于雌株
D.8点时处于沟底和坡面的雌株净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外因是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