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本题这种根据流程图看,“无氮培养基+高浓度的除草剂”,说明A、B、C培养基中是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
2、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的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的倍数.
解答 解:(1)图中稀释的倍数是108,三个菌落的平均数=(55+56+57)÷3=56,则每毫升样品中菌株数=56÷1×108=5.6×109个,所以每升土壤浸出液中的菌株数=5.6×109×103=5.6×1012个.
(2)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物,为了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应采用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即无氮的固体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原因是培养基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由于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被菌落分解后可产生透明带,无透明带说明除草剂未被分解,菌落利用的氮源就只能是空气中的氮气了;而出现透明带说明除草剂被分解,菌落是分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氮源是该除草剂;E透明圈最大,故是最理想菌株.
故答案为:
(1)5.6×1012
(2)在无氮培养基添加了该除草剂
(3)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氮气该除草剂 E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培养,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的数目的测定等方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和对微生物,是实验室培养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增加光照强度 | B. | 适当降低夜间温度 | ||
C. | 修剪枝叶 | D. | 增加叶面积指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与此不同 | |
B. | 载体蛋白构象的改变不需要消耗ATP | |
C. | 葡萄糖的运输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 |
D. | 线粒体外膜上也存在该种载体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556 | B. | 2020 | C. | 4098 | D. | 25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 |
B. | 乙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
C. |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 | |
D. |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