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苹果园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科学工作者按甲图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再稀释103倍.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5.6×109
(2)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土壤的目的来选择细菌,所用培养基应该在无氮培养基添加了该除草剂.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氮气,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该除草剂,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乙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E是最理想菌株.

分析 1、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本题这种根据流程图看,“无氮培养基+高浓度的除草剂”,说明A、B、C培养基中是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
2、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的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的倍数.

解答 解:(1)图中稀释的倍数是108,三个菌落的平均数=(55+56+57)÷3=56,则每毫升样品中菌株数=56÷1×108=5.6×109个,所以每升土壤浸出液中的菌株数=5.6×109×103=5.6×1012个.
(2)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物,为了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应采用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即无氮的固体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原因是培养基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由于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被菌落分解后可产生透明带,无透明带说明除草剂未被分解,菌落利用的氮源就只能是空气中的氮气了;而出现透明带说明除草剂被分解,菌落是分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氮源是该除草剂;E透明圈最大,故是最理想菌株.
故答案为:
(1)5.6×1012
(2)在无氮培养基添加了该除草剂
(3)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氮气该除草剂   E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培养,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的数目的测定等方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和对微生物,是实验室培养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蓝藻和细菌和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构成它们的细胞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没有核膜.
(2)细菌和蓝藻的拟核主要由一个环状DNA分子组成,蓝藻细胞内还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曲线所示.若使P点右移可达到增产目的,使P点右移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增加光照强度B.适当降低夜间温度
C.修剪枝叶D.增加叶面积指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哺乳动物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与此不同
B.载体蛋白构象的改变不需要消耗ATP
C.葡萄糖的运输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D.线粒体外膜上也存在该种载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适宜条件下,科学家用14C标记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1)在该实验研究中,科学家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法.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在小球藻细胞内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C3→糖类[(CH2O)]和C5
(2)小球藻进行光反应的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光能→ATP(和[H])中活跃的化学能(或光能→电能→ATP(和[H])中活跃的化学能),这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具有能量转换 的作用.
(3)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小球藻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下降(填“下降”、“稳定”或“升高”),原因是停止光照后C5合成速率减慢,消耗速率不变,导致C5化合物含量下降.
(4)小球藻吸收CO2转化为细胞中的有机物,该过程所需的能量由ATP(物质)直接提供,它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是因为其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化学键)水解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图1的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2)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美国科学家试图从人的红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结构的膜,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与图1中结构③(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4)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抗体,该细胞核内核仁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该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该结构被破坏,不能形成rRNA(核糖体、抗体蛋白).
(5)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胰岛素,写出胰岛素在产生、运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②⑦⑨(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某种蛋白质由32个氨基酸缩合形成,含有两条肽链,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556B.2020C.4098D.25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
①表示细胞内液;②表示淋巴;③表示血浆;④表示组织液.其中O2含量最高的是③.(填标号)
(2)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③④,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②④.(都填标号)
(3)②的流动受到阻碍,人体将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人体内的细胞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4)④与③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