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蟾蜍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1为感受器;2为传入神经;3为神经中枢;4为传出神经;5为效应器.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要验证这种药物仅对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必须在神经纤维和突触上分别用药物处理,药物处理部位须位于刺激点和效应器之间,然后刺激感受器,观察效应器,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得出结论
解答 解:(2)实验思路:要验证这种药物仅对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必须在神经纤维、突触、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相连部位上分别用药物处理,药物处理部位须位于刺激点和效应器之间,然后刺激感受器,观察效应器,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得出结论.
①取完整剥离的蟾蜍屈肌反射弧若干,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
②甲组将药物X放在C处,乙组将药物X放在D处,丙组将药物X放在A处,丁组不作处理起对照作用.
③用电刺激装置分别刺激4组反射弧的点,观察.
(3)实验结果预期:甲组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乙组将药物放在D处,刺激B,肌肉收缩;丙组将药物放在A处,刺激B,肌肉收缩;丁组不放药物,刺激B,肌肉收缩.
4)实验分析:
①药物X放在C处后,电刺激实验B位点,由于药物X在神经系统中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突触后膜膜外的电位不变.
②若药物X通过促进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阻断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则甘氨酸可能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③若药物X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的递质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则可能阻止了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的开放.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故答案为:
(2)要验证这种药物仅对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必须在神经纤维、突触、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相连部位上分别用药物处理,药物处理部位须位于刺激点和效应器之间,然后刺激感受器,观察效应器,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得出结论
②C 对照
(3)甲组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乙组将药物放在D处,刺激B,肌肉收缩;丙组将药物放在A处,刺激B,肌肉收缩;丁组不放药物,刺激B,肌肉收缩.
(4)①B 不发生改变
②抑制性
③相应的 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
点评 本题考查药物阻断反射活动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和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文)试卷(A)(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属于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 |
B. |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 |
C. |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淋巴细胞参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
D. | 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 |
B. | 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 |
C. | 氧气在第三阶段参与反应 | |
D. | 第一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质基质中的葡萄糖可扩散进入线粒体 | |
B. | Mg2+和水分子经被动运输进入叶绿体 | |
C. | 叶绿体中产生的[H]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 | |
D. | 细胞核中合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原生质层不包括甲细胞的 结构(填标号)。
(2)发生乙、丁反应的膜状结构分别是___ ____、____ ___。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 ___ , 破坏细胞核中__________(结构)会影响该过程的发生。
(4)若将该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所形成的细胞中,含3H标记的细胞器有 (填代号)。
(5)夏季白天甲图中的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__ ______。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接受a传递来的化学信号后会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 |
B. | ④和⑤所处状态是轴突膜上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的结果 | |
C. | a处在兴奋传到后开始合成神经递质,并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 |
D. | 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始大量开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