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C.使染色质中的RNA与蛋白质分离
D.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分析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据此答题.

解答 解: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现有一条化学式为CxHyOZN20S3的链状多肽,已知该多肽中有1个游离的羧基和4个游离的氨基,则该多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  )
A.1568B.1668C.1914D.18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
(1)图中的结构涉及到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外负内正,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递质的性质依次是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
(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
(5)已知ab=bd,则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如刺激c点,则偏转1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a]吞噬细胞.
(2)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B、D.
A.细胞a     B.细胞b   C.细胞c     D.细胞d
(3)形成细胞c的途径有:
①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而产生;
②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抗原经T细胞呈递给B细胞而产生;
③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而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无关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都呈极性运输
C.用生长素处理得到的无子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受精卵中的一样
D.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结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①②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③④⑥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甘氨酸的R基是-H,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数、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为是(  )
A.4,2,2B.4,2,3C.5,3,2D.5,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科学家发现用β-巯基乙醇处理某种酶时,酶分子的多肽链伸展开来,丧失了所有的酶活性.当除去β-巯基乙醇时,该酶又恢复了正常的酶活性,并且重新形成的空间结构与处理之前的完全一致.由该实验不能推测的结论是(  )
A.折叠信息包含在氨基酸序列中
B.天然构象可能是其最稳定构象
C.发生变性的蛋白质也能够复性
D.折叠过程需要由某种分子协助才能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