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埃博拉病毒曾引起人们对病毒感染的恐慌。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能独立生活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生命特征
C. 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繁殖
D. 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⑤⑥均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B. 过程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中
C. 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 ①③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过程⑧仅在线粒体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脱分化的培养基中,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纤维素酶等物质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B. 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
C. 此实验为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D. 实验结果无法证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不再上升就下降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新鲜绿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正确的是( )
A.提取色素时加入乙醇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
B.在开花时节叶片中色素量是(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建立的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C. 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的原因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艰难曲折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蓝藻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贮存于ATP中D.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农田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导致土壤污染。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流程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培养基不透明)。
(1) 在筛选目的菌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培养基。
(2)在划线培养前,接种环应该在酒精灯火焰上__;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
(3)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乙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是最理想菌株。
(4)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__mL无菌水的试管中,再稀释103倍。各取0.1mL已稀释的上述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看图填空
在35℃时,果胶酶的活性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和______时,果胶酶的活性都将为0,但是恢复到35℃时,_____图的催化活性可能恢复,由此表明____图中所示酶的结构没有受到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