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决定了基因的行为变化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不变
C.在减数分裂结束时,子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在间期,染色体的复制使细胞核中的基因数目加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一调考生物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有关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及结论,叙述错误的是
A.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科学家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呈现出暗—亮—暗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C.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发现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D.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实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临沧市高二上学期起点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GLUT4是一种细胞膜上的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胰岛素能促进GLUT4基因的表达.下列关于该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膜和线粒体的膜上
B.该蛋白执行功能时具有专一性
C.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在各种细胞中都表达
D.胰岛素可调节该蛋白在膜上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二上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环境因素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当处于a或b点时,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可产生ATP
B.当所处环境中缺镁时,在CO2含量不变的情况下,a点可能降到b点
C.b点与a点相比,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较多
D.a点与b点光合作用速率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二上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二上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肠杆菌在繁殖时,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是培养液中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叫箭毒的药物(不影响细胞吸收),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立即下降,对Ca离子浓度不影响,这种药物的作用很可能是
A. 使细胞膜变成全透性
B. 抑制膜上钾离子载体的活动
C. 加快细胞膜的流动
D. 使细胞代谢活动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庄河市高二上开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并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的比例是
A.9% B.27% C.28% D.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二上入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 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
C.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内,葡萄糖→糖原可发生于肝脏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一上9.3周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小型工厂,这个工厂每时每刻都在运转,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下列与其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相同
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