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番茄中基因A、a控制植株的有无茸毛,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为研究这两对遗传性状的特点进行了如右图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F2有茸毛:无茸毛=2:1,说明可能存在AA致死
B.根据F2的分离比,说明控制题中性状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D.F1有茸毛红果测交,子代红果:黄果=1:3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亲本有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说明红果对黄果为显性;F1有茸毛红果自交后代出现了无茸毛红果和无茸毛黄果,说明有茸毛对无茸毛显性,在F2中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说明此相对性状受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的,而此比例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子(AA)致死,由于这个原因造成了F2的代个体中基因型及比例与理论上有差异.F1自交产生F2的中红果与黄果的之比9:7(3+3+1),从而说明了红果是双显性基因控制的即(B_C_),黄果的基因有多种(B_cc、bbC_、bbcc).综上说明了各个体的基因组成为:P代中茸毛红果(AaBBCC)×无茸毛黄果(aabbcc)→有茸毛红果(AaBbCc):无茸毛红果(aaBbCc).

解答 解:A、在F2中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说明此相对性状受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的,而此比例不是3:1,说明显性纯合子(AA)致死,A正确;
B、F2红果:黄果=9:7,该比例为9:3:3:1比例的变形,说明控制该性状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C正确;
D、F1有茸毛红果基因型为AaBbCc,其测交,子代红果:黄果=1:3,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曲靖一中高三复习质量监测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物实验中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DNA的分布

B.用菠菜叶的叶肉细胞观察叶绿素和线粒体

C.用人体的成熟红细胞制备大量的生物膜

D.用苹果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C.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等细胞结构中能产生水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磷脂的种类和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   ②细胞膜上的受体   ③淀粉   ④唾液淀粉酶   ⑤纤维素   ⑥胰岛素.
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此图示也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核基因表达过程中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提高了翻译效率
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相同的多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请分析冋答:
(1)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该男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4或46.
(3)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
(4)在14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上有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该男子的基因型如图乙所示,他与正常的、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所生染色组成正常的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做实验假设:假如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小组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②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③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1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的长度.)
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表格,用于记录数据,计算并记录B/A值(%).(1)
细胞10%的蔗糖溶液20%的蔗糖溶液30%的蔗糖溶液
B(μm)A(μm)B/A值(%)B(μm)A(μm)B/A值(%)B(μm)A(μm)B/A值(%)
1
2
3
4
5
平均值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如图2所示曲线.请你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①B/A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②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B/A值下降,说明质壁分离程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结论: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3)讨论
①该小组同学应选用记录表中哪组数据作图?平均值.
②假如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设计实验?
设置清水对照组,观察清水中的黑藻细胞,确认其细胞形态正常,无质壁分离现象(4)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是否有差别”,请你设计实验并简要分析.①取盐碱地上的植物与黑藻植物的叶片若干,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②配制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将上述两种叶片放入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③将上述两种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其B/A值的大小.
④B/A值小,质壁分离程度大,说明细胞液浓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温度和CO2浓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图为在一定的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某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叶片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 CO2的吸收量表示)的关系简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A 所表示的是阳生植物的受光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2)叶面积为50cm2的阳生植物叶片在光强度为 Y 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8mg
(3)将该阳生植物叶片先在光强度为 X 的条件下放置若干时间,然后放于暗处(光强度 Q 时)12h,要使此时叶的干物质量与照射前一样,则需光照6h.
(4)在同等条件下,阴生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阳生植物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三倍体”是从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个体层次描述
C.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流动
D.“微山湖中所有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