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中A图与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图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图示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__点时,种群的补充量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竞争 ②如图
(2)①B D ②可以根据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的容纳量确定最佳捕捞时机及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捞到比较多的海洋生物,又不危及海洋生物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生产(或从具体每年的最大捕捞量、具体达到多少开始捕捞的角度回答问题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据A图与B图所示分析,S1与S2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②S2的种群数量变化与S1的整体相对
(2)①在B点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增长率最大则补充量最大;在D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个体数量为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②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可以据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的容纳量确定最佳捕捞时机及最适捕捞量,实现每年既能捕捞到比较多的海洋生物,又不危及海洋生物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实现可持续捕捞生产的效果。
考点:本题考查中内关系和中间关系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图像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天津市高三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双链都有3H标记的1个DNA分子,放入没有标记物的适宜环境中,经过3代复制后,有3H标记的DNA分子的数量是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细胞工程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图。
(1) 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 。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 。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 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 特点。
(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 中的 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7)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细胞工程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
B.只有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跨越种属间的生殖隔离,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C.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生产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D.目前科学家终于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细胞工程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 F1 的表现型一致
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 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种群和群落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一个足够大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该山体基带所在的地带到极地的生物群落的结构比较示意图,下列对图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图中X表示群落的垂直结构,图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结构
B.该山体的垂直结构和其相应的水平结构具有相似性
C.图X中从上到下、图Y中从左到右构成群落结构的种群数目逐渐增多
D.影响图X所示结构的因素是温度,影响图Y所示结构的因素是阳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山东德州乐陵一中高三单元测试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 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
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