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 |
B. | 大量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
C. | 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
D. | 人体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
分析 1、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3、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解答 解:A、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A错误;
B、大量饮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错误;
C、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正确;
D、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但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及其功能;识记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m2<m3<m4 | |
B. | 该实验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 |
C. |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位于m3、m4之间 | |
D. | 促进胚芽哨生长的最适浓度可能位于m1、m2之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 (试剂名)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然后用 法分离所提取色素,得到的两条叶绿素的色素带中,距滤纸片上滤液细线较 (填远或近)的色素带较宽。如对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CO2、温度、光照, (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高温干旱的环境里,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CO2会减少,主要原因是 ,和适宜条件下相比,此时细胞中C3的含量 ,ADP/ATP的比值 。
(3)将生长在强光下的植物适度降低光照强度、持续观察,在一段时间内,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
(4)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不是生物界的共性 | |
B. | 人在饥饿时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 | |
C. | 细胞储存有大量ATP供生理活动需要 | |
D. | 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 |
B. | 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 |
C. | 丙图表示糖类(b)和糖原(a)的关系 | |
D. | 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③④⑤⑥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 |
B. | ④内与核膜直接相连,外与细胞膜直接相连 | |
C. | ③⑤为囊泡,二者中储存的胰岛素活性相同 | |
D. | ⑧由内质网合成,其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