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完成以下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内容.
供选实验材料:NaOH(0.1g/mL)、NaOH(0.01g/mL)、CuSO4(0.01g/mL)、CuSO4(0.05g/mL)、苏丹Ш染液、苏丹 IV染液、双缩脲试剂及其必备用具.
I.利用学过的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鸡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
(1)实验步骤
a血浆的制备:取新鲜的鸡血适量于试管中,加入柠檬酸钠后离心,取上清液适量分装到A、B两试管中.
b配制斐林试剂:将2mLNaOH溶液与2mlCuSO4(0.05g/mL)溶液混合均匀,此时溶液呈蓝色.
c在A试管中加入清水;在B试管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2)实验现象及结论
B试管中实验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结论:鸡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II.苏丹Ш染液常用于鉴定脂肪,实验现象为橘黄色色;若改用苏丹 IV染液鉴定,则实验现象为红色色;若实验材料为花生子叶,则在观察现象时需要借助显微镜.鉴定淀粉应使用碘液.

分析 1、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2、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解答 解:Ⅰ.利用学过的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鸡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
(1)实验步骤:
a血浆的制备:取新鲜的鸡血适量于试管中,加入柠檬酸钠后离心,取上清液适量分装到A、B两试管中.
b配制斐林试剂:将2mLNaOH 溶液与2mlCuSO4(0.05g/mL)溶液混合均匀,此时溶液呈蓝色.
c在A试管中加入清水;在B试管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2)实验现象及结论:
B试管中实验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结论:鸡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II.苏丹Ш染液常用于鉴定脂肪,实验现象为橘黄色;若改用苏丹 IV染液鉴定,则实验现象为红色;若实验材料为花生子叶,则在观察现象时需要借助显微镜.鉴定淀粉应使用碘液.
故答案为:
Ⅰ(1)NaOH   2ml    蓝   水浴加热    
(2)砖红色沉淀
Ⅱ脂肪   橘黄色   红色    显微镜    碘液

点评 本题考查了糖类的鉴定试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已知小麦的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下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
B.图中F2中从上到下含所列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9:3:1
C.图中F3内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占$\frac{2}{5}$
D.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结合所学中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地震中存活率更高的往往是女性,是因为女性皮下脂肪厚,所以代谢产水更多,所以能在极端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更长.等质量的脂肪比等质量的糖类代谢产水更多,是因为脂肪的H元素比例更高.
(2)假设在牛体内有两种具有生理功能的十八肽,但却功能不同,请从化学构成上分析原因是构成多肽的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
(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多细胞生物体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要以细胞代谢为基础;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要以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为基础,多细胞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要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4)RNA在化学组成上与DNA不同的是RNA含有核糖、尿嘧啶,不含有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囊性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图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图中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氯离子跨膜运输的正常进行是由膜上正常的CFTR蛋白决定的.
(2)在正常细胞内,氯离子在CFTR蛋白的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加快,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正常的CFTR蛋白约由1500个氨基酸组成,在脱去的水分子中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指导该蛋白质合成模板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4)有一种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肽链错误折叠,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CFTR蛋白的正常功能.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等特点.
(5)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实际上是一些酶蛋白复合体.与被动运输不同,该类膜蛋白都能水解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中心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1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相关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

(1)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分别是无水乙醇(丙酮)、层析液.
(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①”如图2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橙黄色、黄色,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3)蒜黄和韭黄都是在避光生长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蔬菜,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C.(填选项代号)
A.两者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叶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C.环境因素影响了基因的表达      D.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将等量刚制备的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结果②”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红光区域.将制得的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h,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叶绿素不稳定,在强光下易分解.
(5)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替换.韭菜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碳酸钙(CaCO3)的颜色相似,呈现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离体的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过组织培养成完整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
A.多样性B.专一性C.全能性D.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目前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由马铃薯Y病毒(PVY)等引起的病毒性退化导致世界马铃薯产量每年至少减产20%.研究表明,表达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PVY-CP)的转基因马铃薯能显著延缓病害症状的发展和危害程度.目前,该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已经在云南试种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PVY-CP在基因工程中称为目的基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要有PVY-CP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将PVY-CP导入马铃薯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2)取40株扩繁后的转基因马铃薯作为实验组,另取40株非转基因马铃薯作为对照组,种植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接种PVY病毒,观察发病情况,以确定转基因马铃薯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3)成功获得抗PVY马铃薯后,可采用植物细胞工程进行大批量繁育,其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全能性;一些分化的马铃薯细胞,经过激素的诱导,可以脱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进而形成愈化组织,再进一步培养成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父亲色觉正常,母亲色盲,其后代的色觉情况是(  )
A.儿女都色盲B.儿女都不色盲
C.儿子都色盲,女儿都不色盲D.女儿都色盲,儿子都不色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