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幼果期正值盛夏,为防止高温干旱阻碍果实的生长,可采取不同栽培措施以调整树体的光合效率,确保产量。以下曲线图和表格是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措施下枣树叶片获得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气孔导度指植物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会直接影响叶片从空气中吸收C02。C02是光合作用____ 阶段的原料,13:00时刻叶肉细胞中[H]参与的反应主要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进行。
(2)据图表分析可知,在对枣树的各种栽培措施中, 处理不会导致植株出现“午休”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3)由上述研究结果可得出 _____ 处理是提高枣树光合效率的最佳方法。在雾化处理条件,15:00到17:00叶片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亚硒酸钠促进枣树光合作用的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分别选取同一株枣树上生长状况相同的叶片若干,均分为A、B两组。
②定期向A组叶片喷施适量的亚硒酸钠,向B组喷施等量的蒸馏水。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提取两组叶片中的色素并测定单位叶面积中叶绿素的含量。
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 ______________。若要进一步探究亚硒酸钠促进光合作用的最适浓度,可以先设计一组亚硒酸钠溶液浓度梯度较大的_ 进行摸索,将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IAA)能促进胚芽鞘下端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IAA)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IAA)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
C.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D.若c为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自贡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浆细胞的细胞核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①中的抗体基因开始表达
B.图中结构②与细胞质中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C.③的功能是进入细胞核与DNA一起组成结构①
D.结构④只允许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试卷(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内流,继而引起神经递质(Ach)的释放,而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与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钙离子传递,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信号障碍。请据图分析回答:
(1)钙离子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的钙离子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__________ (填“加速”或者“减慢”)神经冲动的传递。④过程产生的物质可与钙离子通道结合,推测图中的抗原与__________________具有相似的结构,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属于免疫功能异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病。
(2)神经递质被递质小泡膜包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 (填结构或成分)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过程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参与,③过程除了生成乙细胞外,还能生成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青岛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刚加入斐林试剂时组织样液呈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B.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 |
B. |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
C. | 内环境中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 |
D. | 内环境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