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 B. | 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 ||
C. | 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 | D. | 两者均不可逆 |
分析 该反应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若反应向左进行,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若反应向右进行,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解答 解:生物体进行的ATP和ADP的转化的过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理过程.
1、酶不同:图中向右进行是水解反应,需要水解酶,向左进行是合成反应,需要合成酶;
2、能量来源不同:ATP合成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
3、场所不同: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
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不属于可逆反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ATP与ADP相互转化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不能为可逆反应,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 |
B. |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 |
C. |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 |
D. |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1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b、aB的两种配子 | |
B. | 萨顿在研究蝗虫精原细胞的D→F过程时发现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
C. | 图2表明一个基因转录出的mRNA可翻译出多个不同种类的肽链 | |
D. | 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可发生在D→A和D→F的各个时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 | |
B. | 当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 |
C. | 对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而言,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 |
D. | 对寒冷刺激的反应,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瞄准装置”是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 | |
B. | “弹头”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和毒素等物质构成 | |
C. | “生物导弹”是利用细胞工程制出来的 | |
D. | “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八市高三4月质量检测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态护坡是利用植被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的一项综合护坡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
B.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把裸露的坡地建成生态坡地,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演替的速度
D.植被覆盖可有效防止坡地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1):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 1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
实验(2):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 1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