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氧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醋酸菌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分析 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腐乳的制作过程主要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泡菜制作的原理:
(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解答 解:(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氧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醋酸菌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
(2)用盐腌制时,注意盐都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若酒的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的含量过低,则不能抑制杂菌污染.
(3)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还可以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故答案为:
(1)氧气         酒精
(2)盐的用量       12
(3)乳酸菌       盐酸酸化       重氮化      玫瑰红

点评 本题是对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原理、菌种、发酵条件的控制的考查,回忆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原理、菌种、发酵条件,然后结合问题进行解答.试题渗透知识与能力的关联性,拓宽学科素养的考查,重视学科知识对生物学现象的解释、重视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衰老的细胞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④呼吸速率上升 
⑤色素积累增多 
⑥细胞的呼吸速度减慢 
⑦细胞核体积增大 
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A.①②③④⑤⑦⑧B.①②③⑤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下列实践工作,可取得良好效果的是(  )
①植物的营养繁殖    
②作物(如小麦、水稻)诱变育种   
③利用某些药物治疗肿瘤
④作物的人工授粉    
⑤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B.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表示受体细胞
C.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甲状腺的影响比对胰岛的影响更大
D.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正确的试验是(  )
A.豌豆的杂交试验B.豌豆的自交试验C.豌豆的测交试验D.豌豆的正交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小组为研究不同浓度纳米银溶液对某单细胞绿藻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单细胞绿藻置于空间充裕、原料充足且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算有关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通过测算培养液中溶解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反映其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抑制率,已知净光合作用抑制率=(对照组溶解氧增加量-实验组溶解氧增加量)/对照组溶解氧增加量×100%,则呼吸作用抑制率=$\frac{对照组溶解氧减少量一实验组溶解氧减少量}{对照组溶解氧减少量}$×100%.要对培养过程中的单细胞绿藻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2)实验中若持续培养,对照组中该单细胞绿藻的种群数量每8h增加一倍.若其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时长与有机物积累速率呈反比,且纳米银对其净光合作用抑制效果在培养过程中不变.若初始数量为l×103个,于图1中M点条件下培养48h,在如图2中画出其种群的增长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种植过大片马铃薯的农田,闲置后逐渐被柳等木本植物覆盖,马铃薯的种群密度逐年下降,动物和土壤生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闲置后,发生的上述变化称为次生演替,此过程中,马铃薯不能和柳等木本植物共同繁盛,原因是马铃薯植株较矮,与柳等木本植物在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2)农田闲置后,有一个田鼠种群迁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数量时,第一次捕捉到39只,标记后放回,一定时间后重捕,重捕到35只,其中披标记的有15只.该田鼠种群数量的估计值为91只.由于被捕过的田鼠较难再次被抓,估计值会比实际值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渔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3)沼气池中的菌群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的成分),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传递.
(4)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系统内能量的利用效率.
(5)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